首页>疾病百科> 肠结核

肠结核的病因病理 -- 上海肛肠就医网 --

2009-12-07 www.sh91gc.com A +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此病以前在我国是常见病。解放以后,由于防痨工作的推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已大为降低。外科所见肠结核多为并发狭窄梗阻、穿孔或炎性腹块等。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1979年~1988年间仅收治了9例肠结核患者。    【病因】原发性肠结核少见,一般由于饮用了污染了牛结核菌的牛奶。继发性肠结核多源于肺结核,其感染途径主要是患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人吞入了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除了消化道的直接侵犯外,肠结核也可经血源感染。这多见于粟粒性肺结核和晚期肺结核,尸检发现除肠道受累外,肝、脾等血供丰富的器官也有累及。    【病理】由于回盲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所以约85%的肠结核病人病变在回盲部和回肠。根据肠结核的病理形态和临床症状,可大致将其分成两类。

  (一)溃疡型此型肠结核多见。受累部位多在回肠。病变起始时主要侵犯肠壁的淋巴组织,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肠粘膜逐渐脱落而形成溃疡。溃疡的大小、深浅不同,常沿肠壁淋巴管方向顺肠管的横轴发展,在修复过程中产生肠管的环形狭窄。由于此型肠结核常累及多个小肠节段,故在狭窄之间夹有扩张的肠管,形似一串腊肠。因受累部位常有腹膜粘连,故很少导致穿孔。一旦有穿孔发生,则因周围粘连而使感染局限化。局限化的脓肿可穿破腹壁形成肠瘘。如穿孔不能局限则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二)增殖型此型病变多位于回盲部。虽可同时累及邻近的盲肠和升结肠,但多数病人仅一处受累。其病理特征是肠粘膜下纤维组织高度增生,常伴有粘膜息肉形成。有时可见小而浅的溃疡,但不很显著。由于肠壁的增厚和病变周围的粘连,常导致肠腔狭窄和梗阻,但穿孔少见。

  溃疡型和增殖型肠结核的分类不是绝对的,这两类病理变化常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一般说来,溃疡型肠结核常伴有活动性肺结核,而增殖型肠结核较少有肺部病灶。

  肠结核患者通常也伴有腹膜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