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健康金刊-第18版-2006.3.25背景颜色:私房哪个最扫性?垂体瘤!(附图)蔡蒴
记者蔡蒴城市快报
【病例一】
35岁的张先生事业有成,美中不足的是近三年夫妻生活越来越不好,自己没啥“性”趣,而且胡子也不长了。张先生自认为是生活压力较大所致,就买了一些壮阳、补肾的药,服用后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又听说伟哥(万艾可)挺厉害,到医院泌尿科开了两盒,却还是雄风低迷。近日来,张先生发现看东西越来越费劲,到眼科买了些眼药水仍不奏效。医生建议他做个头部核磁共振(MRI),结果发现让张先生“扫性”的竟然是颅内的垂体瘤。
【病例二】
27岁的莉莉性格活泼,与丈夫也很恩爱。结婚4年了,可是小宝宝却迟迟不来,夫妻俩为此没少烦恼。近两年,莉莉原来每月必来的月经变得不准时了,而且量也不规律,这两个月干脆不来了,挤压乳头还有少许奶汁样的东西。刚开始夫妻俩以为怀孕了,静养保胎三个月,去医院做B超才发现竟然没有宝宝!妇产科医生建议到神经外科就诊,经检查也是垂体瘤惹的祸。
那么垂体瘤到底是个什么病呢?天津市肿瘤医院颅脑肿瘤科主任李文良告诉记者,垂体长在颅底的中央,重量虽然不到1克,却是人的内分泌中枢。垂体分泌许多激素调节人的内分泌,因此垂体瘤首先表现为内分泌紊乱。
垂体瘤根据异常分泌激素的种类分为:
1.泌乳素(PRL)型:男性表现为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不育及男性乳房发育,还可表现为胡须、腋毛等体毛脱落、面色变白等;女性表现为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和乳头溢液。
2.生长激素(GH)型:主要表现为巨人症、面容改变、手足粗大(帽子、鞋子尺码增加)及血糖升高等。
3.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型:主要表现为肥胖、满月脸、身上多毛及出现紫红色的皮纹等。
4.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型:临床不多见。
5.无功能型腺瘤:不分泌激素,没有相关内分泌症状。
前二者,临床上最常见。
除了各自的内分泌症状,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结构,垂体瘤的共同表现还有头痛、头晕;视力明显下降,两侧的视野缩小;多饮多尿,小便增多。如果为垂体瘤卒中(肿瘤内自发出血)还可能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垂体瘤是良性肿瘤,目前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垂体瘤手术治疗技术比较成熟,绝大多数垂体瘤是能够治愈的。医师王鹏告诉记者,垂体瘤的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一般长得越大,难度越大。垂体瘤体积越小,手术的风险越低,治疗效果越好,及早发现很关键。
临床上经常见到许多患者辗转于泌尿科、妇产科、眼科、中医科等科室就诊,未能早期发现,直到肿瘤长大到性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或视力下降明显才到神经外科就诊,而这时已经很难治愈。临床还可见到有的二十三、四岁的“阳光男孩”对交女友谈恋爱毫无兴趣,家长往往以为孩子是“内向、不会谈恋爱”,专家提示:不妨查查是不是垂体瘤惹的祸?
<责任编辑: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