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多发性硬化

视力急剧下降,祸起多发性硬化

2009-12-07 www.news365.com.cn A +

聚焦首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
□金平孟红玲

久病难愈、复发频繁、一半患者20年后要依靠轮椅生活……你能想象这些这些字眼会与30岁左右的青年人挂上钩吗?在“5・27”首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前夕,中华医学会神经科神经免疫学领域专家学者借复旦大学神经病学论坛探讨和呼吁了多发性硬化这一免疫性疾病的危害。本刊特别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科学合作培训中心主任吕传真教授。

频繁复发引燃抑郁导火索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平均年龄为30岁,正处于为事业打拼的关键阶段。有这么一种病:它症状不明显,却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患者最后只能靠轮椅生活或最终失明。不幸的是,这群人和这种病出现了交集。

这种病就是多发性硬化。作为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该病通常表现为神经科症状的反复急性发作或者进行性加重。重要的是,该病主要危害青壮年,致残率高。据统计,有近50%多发性硬化患者在20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科学合作培训中心主任吕传真教授指出,所谓“多发”首先是指病灶多发,因神经破坏导致多处器官受损;其次是时程多发,即该病在初发后几乎每隔1年就会发作一次。对于青年而言,病程尤为漫长。正因如此,约有50%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导致其自杀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

控制应赶在首次发病前

虽然这一疾病危害严重不可逆转,但是也并非不可控制。吕传真教授强调,如果能够在观察到蛛丝马迹后及时检查并治疗,就能够延长首次发病的时间。因此,疾病早期,是治疗的黄金时机,早发现即是成败之举。

其中,感觉异常、视神经炎、运动异常、复视、眩晕是该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具体表现为行走困难、协调性差、言语缓慢、认知障碍、膀胱直肠和性功能障碍、麻木疼痛、视觉障碍和极度的疲劳感等等;较少出现膀胱和性功能障碍、三叉神经痛以及认知障碍等。

因此,专家呼吁一旦发现以上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神经科医生,以及通过专业检查及早确诊。目前治疗可采取能改变多发性硬化病情进展的修正药物β-干扰素-1a,用以延长无复发期、减少复发以及限制对神经元的损伤。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