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弹簧圈”
造成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中,80%是由于颅内的动脉瘤破裂所致,脑动脉瘤不是肿瘤,它是脑动脉壁的局部异厂膨出。由于动脉瘤壁非常薄弱,在高血压、用力排便、咳嗽、抬举重物、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下,动脉瘤发生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后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强直、复视、表情麻木甚至昏迷,部分病人还有眼睑下垂、瞳孔扩大、抽搐等症状。
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凶险,10-15%的病人来不及送达医院就已死亡,30%的病人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若不进行外科治疗,每年约20%的病人会再出血而死亡。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指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介入治疗主要指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医生在病人的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将导引导管置入载瘤动脉内,通过导引导管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再通过微导管将金属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使血流不再进入动脉瘤。栓塞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无手术疤痕,不需要输血,死亡率和致残率低,越来越受到医生和病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