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破获非典敲诈“龙江第一案”作者:郭景龙 章黎明 张育新发布时间:2003-05-1213:24:41
ADINPAGE在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竟然有人把“非典”疫情看成是发家的门路,利用“非典”疫情对大专院校实施敲诈勒索。日前,哈尔滨市公安部门通力合作,26小时之内破获了黑龙江省首例利用“非典”疫情敲诈勒索的恶性案件――― “我得‘非典’了,快拿钱来,否则到学校传播”。恐吓电话震动了公安部门,哈尔滨市公安局长指示:迅速破案 对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办公室吕主任来说,4月26日是一个叫他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没有人知道他在这一天里心理上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 当天下午,吕主任正在办公室工作,电话铃响了。一个陌生口音的男子说,我是你们学校98级的学生,已经得上了“非典”。这个“学生”要求,学校最迟在4月28日凌晨,向指定的中国银行储蓄卡内存金5万元人民币,否则就到学校传播病毒。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吕主任以为是什么人在开恶作剧的玩笑。一个下午,两名男子把同一内容的电话5次打进了吕主任的办公室,吕主任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意识到是有人利用“非典”疫情在进行敲诈,而如果敲诈者真的感染“非典”病毒,后果不堪设想。 4月27日13时30分,接到黑龙江工程学院保卫处报案的太平区民强派出所。直接把案情向分局领导做了汇报。几乎与此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也相继遭到了犯罪嫌疑人内容相同的敲诈。非常时期发生利用“非典”疫情敲诈各大专院校,案情逐级迅速汇报到市公安局局长王维绪的案头。案情让市公安局领导感到震惊:在全国上下与“非典”疫情全力作战的敏感时期,发生三起敲诈大专院校案非比寻常,极易造成人们的心理恐慌。况且我市已经发现“非典”疑似病例,如果敲诈犯罪的嫌疑人确实患有“非典”,势必给我市及全省的疫情控制工作造成严重危害。王维绪局长指示:要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快侦快破,最大限度地挽回影响,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韩博文亲自坐阵指挥,协调技侦、刑侦等有关部门成立专案指挥部,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拉开了帷幕。 侦破工作5路进发,27个行动组形成围剿,侦查员目标直指“非典” 专案组的侦查员是“非典”时期比较特殊的一伙人,在别人恐惧“非典”的时候,他们却恨不得马上和“非典”面对面,这是对人民的负责。案情就是命令,在“非典”时期发生的非常案情,让指战员们兴奋又紧张。经过案情分析,指挥部决定首先从5个方向开展侦破工作。 一是查清犯罪嫌疑人使用过的4部磁卡电话,从中摸出规律找到蛛丝马迹;二是对犯罪嫌疑人提供的中国银行卡卡号开展调查,查清建卡地点和建卡人,找到破案的关键;三是对嫌疑人使用的电话磁卡进行技术分析,全力摸排持卡人;四是指导学校保卫部门采取内紧外松的方式在学生中摸排,对食堂、水源地等重点部位加强安全保卫,加强学校出入人员的保卫,以防万一;五是对学校家属区走访摸排,注意发现符合年龄段的犯罪嫌疑人。案件侦破工作迅速展开,安心读书的学子们哪里知道,为了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侦查员已经布开了一层层大网。 当天下午,各路侦查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汇总。太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协查中队查明,嫌疑人使用的4部磁卡电话分布在南岗区国际饭店、道里区田地街、中央大街、兆麟街等地,显出随意性很强的样子,犯罪分子具有基本的反侦查能力,不让侦查员捕捉到线索;大案中队查明,嫌疑人指定的中行储蓄卡是在中国银行动力支行的一家分理处办理的,持卡人名叫赵云花,是木兰县来哈的打工人员。通过调取录像资料及询问银行工作人员证实,这张卡是两个男子陪同一个女子一同前来办理的,女子被认定为赵云花,两个男子来路不详,很可能与敲诈案有关;行动技术支队查明,嫌疑人打电话的磁卡是我市某中学学生石某所有,询问石某证实,这张电话卡于4月26日在南岗区秋林公司附近丢失。 根据掌握的情况,指挥部连夜发出协查通报,要求各县(市)局协查摸排。韩博文副局长亲自与木兰县公安局取得联系,获取了持卡人赵云花的详细资料及在哈尔滨的落脚点。当晚23时许,专案组民警在南岗区文景街找到了赵云花。懵懵懂懂的赵云花告诉侦查员,4月26日她在文景街“站大岗”时,两个男子说自己的身份证和钱都丢了,让她帮忙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两个人给了她10元钱,其他一概不知情。赵云花是糊里糊涂中帮了犯罪分子的忙。 所有的线索全部中途断掉,而犯罪分子的敲诈电话继续打进各大专院校,危险一直就在身边,随时可以造成社会性的恐慌。一夜没合眼的侦查员在指挥部的组织下,调整了侦查方向。刑侦支队、技术支队以及太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100余名参战干警,分成27个巡控组,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出现的中行分理处、道里区、南岗区部分磁卡电话附近布控守候,并在各大专院校附近巡逻控制,待嫌疑人出现立即抓捕。侦查员下定决心,哪怕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捞到犯罪嫌疑人。 “我有‘非典’别碰我”,听到这句话,侦查员兴奋异常,把“非典”牢牢地压在身下 28日这一天,犯罪嫌疑人或许预感到危险在每时每刻临近,加快了敲诈的频率,6次电话打进学校,要求学校马上往指定银行卡上汇钱,否则后果严重。 11时42分,工程学院办公室吕主任再次接到电话,打电话的男子指责学校为什么还没有汇款,如果继续拖延就到学校传染病毒。吕主任根据侦查员的安排,敷衍这个男人说卡号记错了,并故意报出错了一位的卡号。待这个男子纠正后,吕主任表示马上安排汇款。根据来电显示,很快查明这是道里区的一部磁卡电话。嫌疑人打进来的6次电话,分别在道里区、南岗区和动力区,行动组奔波于各区之间抓捕,每次都扑了空。然而侦查员毫不气馁,他们预感到猎物就要上网了。或许是嫌疑人疲倦了,终于让侦查员找到了破绽―――在接下来接到的电话中,是由省政府奔向任家桥方向,几乎每隔2000米左右,就打出一个敲诈电话。15时33分,敲诈电话再次打进工程学院,指挥部迅速通知各追捕组赶往哈平路附近合围。 行动技术支队长崔炎龙和太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现行中队副队长车福滨带领的巡控组,接到指令后扑向任家桥附近,这是犯罪嫌疑人一路拨出敲诈电话的方向。行至离任家桥不远的地方,他们发现路边行走的两个男人非常可疑,驾车迂回时发现,两个人的体貌特征与赵云花描绘的犯罪嫌疑人非常相似,其中矮个子男人手中还拿着一张电话磁卡,几个人果断决定实施抓捕。面对突然而至的抓捕组,其中一个男人喊了一声:“别碰我,我是‘非典’”。犯罪嫌疑人的一句话让干警们非常兴奋,终于找到这个“非典”了,他们来不及考虑是否可能被传染,经过激烈的搏斗,牢牢地把犯罪嫌疑人压在身下。随后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实施犯罪的电话磁卡、中行储蓄卡等物证。 接下来犯罪嫌疑人受到了特殊的优待,指挥部协调防疫部门,迅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各项体征的全面检查,排除了“非典”的可能。 想钱想疯了,要靠“非典”发财 犯罪嫌疑人解除“非典”的嫌疑,立刻进行审讯,以确定是否有更多的人参与敲诈,其中是否有真正患上“非典”的嫌疑人。经审,犯罪嫌疑人交代两个人策划了这起利用“非典”疫情的敲诈案。两个人分别是闫海瑞,男,21岁,兰西县人,初中毕业;徐明,男,24岁,加格达奇市人。两个人从家乡到哈市务工,暂住动力区薛家屯,以推销洗发水为业。两个人都不是黑龙江省工程学院学生,谎称学生只是为了诈骗方便。 据二人交代,两个人暂住在一起,经常假扮在校大学生,流窜在各大专院校的校园内,推销洗发水。为了进出校园方便,两个人给假证贩子打电话,定做了两张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假学生证。随着“非典”疫情的传播,闫海瑞二人开始动起了歪脑子,准备借“非典”的机会发点财。开始,闫海瑞准备做“正经”生意,向学校推销劣质口罩,然而他自惭形秽地想到,任何一个学校都不会相信他们这样的无业人员。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整个社会对大专院校的学生非常关注,某省的省长打保票说有大学感染疫情自己引咎辞职。两个心怀不轨的人认为这下找到了好机会,决定以身患“非典”要传播疫情相威胁,让学校乖乖地拿出点钱来。 两个人的准备工作不能说不细致,他们通过114查到各学校领导的电话号码,然后在学生中打听到校长的名字,把这些资料记录在小本子上,然后逐家学校打电话进行敲诈。26日,两个人在文景街头遇见了赵云花,雇赵云花帮忙开了张储蓄卡。闫海瑞告诉赵云花,自己的钱包被掏了,身份证和钱都丢了,想让家里寄一点钱,可是没有身份证办不了储蓄卡。赵云花非常同情他,帮忙给他办出了储蓄卡。这天他们还在秋林公司附近捡到了一张电话磁卡。闫海瑞二人认为,自己的设计简直就是天衣无缝,接下来就是随时取出大把的钞票了。即使公安部门侦查,也只能找到赵云花和丢卡的人,自己随时可以逃之夭夭。 闫海瑞二人还交代,26日和27日,他们还顺便给哈医大、林大、商大、东方学院打电话进行勒索,由于接电话的人不是校长,敲诈没有结果。两个人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上述敲诈得手,将继续选择中医药大学、哈理工大学作为勒索对象,继续实施犯罪。他们的黑手刚刚伸出来,就被公安机关斩断了。记者采访时问闫海瑞,想出这么“高明”的赚钱办法是不是很聪明,闫海瑞哀叹:我是假聪明,真聪明就不会干这种傻事了。公安部门也正告那些企图利用疫情耍手段的犯罪分子,不要低估政府与社会的正义力量,任何企图浑水摸鱼的人,最后都将遭到法律的严惩。 仅仅26小时,被称做“龙江第一案”的利用“非典”疫情敲诈的恶性案件就迅速告破,没有在社会上造成任何影响。日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批准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判决。
来源:东北网责任编辑: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