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的病因按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下述六类
(一)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人),输液过量,肺静脉闭塞性疾病(肺静脉纤维化、先天性肺静脉狭、纵隔肿瘤、纵隔肉芽肿、纤维纵隔炎等可压迫静脉)引起肺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致血管内液外渗产生肺水肿。
(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生物、理化物质都能直接和间接损伤通透膜细胞,导致肺水肿,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放射性肺炎、过敏性肺泡炎,吸人有害气体如光气、臭氧、氯气、氮氧化合物、尿毒症,氧中毒,DIC,严重烧伤,淹溺等。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如肝病、肾病、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等,当血浆蛋白降到5g/L或清蛋白降到2g/L以下时,可导致肺水肿。
(四)淋巴循环障碍
当某些病变如矽肺等致肺内淋巴引流不畅,肺间质就可能有水液滞积,发生肺水肿。
(五)组织间隙负压增高
突然大气道闭塞、或短时间内除去大量气胸和胸腔积液均可使肺内压骤降,形成肺组织负压和对毛细血管产生吸引作用,因而发生肺水肿。
(六)综合性因素或原因不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性肺水肿、神经性肺水肿、麻醉药过量、肺栓塞、子痛、电击复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