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类圆线虫病2006-6-2214:20:00 这是一种与温热、潮湿以及不卫生的圈舍条件有关的类圆线虫病。
〔形态及生活史〕
本病主要由粪类圆线虫寄生引起,也包括扁头类圆线虫和福氏类圆线虫。粪类圆线虫是一种细长的小型线虫,虫体几乎透明,寄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中。
采取寄生生活的类圆线虫是雌虫,卵能很快发育成胚,多数卵在随粪便排出狗体外之前已经完成孵化。在外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仅1天多就能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幼虫中的一部分发育成感染性丝状幼虫,另一部分发育成自由生活的成虫。自由生活的成虫体在交配后产生与寄生性雌虫相似的后代,丝状幼虫则通过口腔粘膜或皮肤感染狗。受感染狗7~10天后,卵从粪便中排出。
〔症状〕
严重寄生时才有症状出现。典型的症状是幼狗消瘦,发育迟缓,排出带有粘液和血丝的粪便(夏季)。若无继发感染,病狗仅见轻度发热症状,或体温变化不大。继发细菌感染则出现疹痒。
〔诊断〕
在湿、热的夏季发生,群养狗发病率高。粪便检查出幼虫可确诊。
〔防治〕
一次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bw),可杀死虫体。也可口服乙胺嗓(5.5~11mg/kgbw)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