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直肠肛管疾病的检查方法时间:2008-03-0416:21来源:www.mededu.cn作者:mededu点击:次
1.直肠指检的意义及体位(1)直肠指检的意义是简单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各种疾患意义重大。直肠指检可使约75%的早期直肠癌得到确诊,避免因误诊为痔、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而延误治疗。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作直肠指检。(2)直肠指检的步骤①右手带手套或指套,示指涂润滑油,检查肛门周围有无肿块,有无外痔,皮肤有无疣状物。②检查肛管括约肌的松紧程度,正常时直肠仅能伸入一指并感到肛门环缩。③检查肛管直肠壁有无触痛、波动、肿块及狭窄,触及肿块时要确定肿块的大小、形状、位置、硬度、活动度及距肛门的距离。④直肠关壁距肛缘4~5cm,男性可扪及直肠壁外的前列腺,女性可扪及子宫颈,不要误认为病理性肿块。⑤根据检查的目的,必要时可作双合诊检查。⑥抽出手指后,观察指套,有无血迹和粘液,若有血迹而未触及病变,应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经肛管直肠指检可发现以下一些常见病变:①痔:内痔多较柔软不易触及,如有血栓形成,可触及硬结,有时有触痛、出血。②肛瘘:沿瘘管外口向肛门方向延伸,双指合诊常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瘘管内口处小结节。③直肠息肉:可触及质软可推动的圆形肿物,多发息肉则可触及大小不等的质软肿块,活动度大的息肉多可触及蒂部。④肛管、直肠癌:在肛管或示指可及的直肠内可触及高低不平的硬结、溃疡、菜花状肿物,肠腔可有狭窄,指套上常有脓血和粘液。直肠指检还可发现直肠肛管外的一些常见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盆腔脓肿、急性附件炎、骶前肿瘤;如在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触及硬结,应考虑腹腔内肿瘤的种植转移。(3)直肠指检的体位①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②胸膝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颈部及前胸部垫枕头,两前臂屈曲于胸前,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是检查直肠肛管最常用的体位。③截石位: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髓屈膝。此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用的体位,也适用于一般检查。④蹲位:病人在检查台上取下蹲大便姿势,嘱略向前倾并做大便样用力状,适于检查内痔、脱肛及直肠息肉等。2.特殊检查方法(1)肛门镜检查:肛门镜的长度一般7cm,内径大小不一。肛门镜检查时多选用膝胸位。肛门镜检查之前应先作肛门视诊和直肠指诊,如有局部炎症、肛裂、女性月经期或指检时病人感到剧烈疼痛,应暂缓肛门镜检查。肛门镜检查的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治疗,如取活组织检查等。(2)乙状结肠镜检查:检查前应清洁灌肠。按肛门镜插入方法,缓慢插入10cm后,取出镜芯,在光源直视下看见肠腔再推进,切忌暴力,必要时可注气扩充肠管后再推进。肠镜全部进入后,边退边检查,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要求检查者动作轻柔,遇有阻力或病人剧痛时,不要强行进行。(3)纤维结肠镜检查:临床应用广泛。直肠疾病如息肉、肿瘤等常规要求检查全部结肠。纤维结肠镜不仅能观察到直肠结肠的病变,同时还能进行该处息肉的电灼摘除、出血点的止血、肠扭转的复位、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还能通过纤维结肠镜用激光、微波治疗大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4)影像学检查①X线检查,钡餐肠造影对肛管齿状线附近的病变无意义,对直肠内肿瘤、直肠粘膜脱垂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②腔内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直肠壁厚度及各层结构。直肠癌时可清楚地显示直肠壁受累的层次。③CT检查对肛管直肠癌的诊断、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肠外侵犯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④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在判断肛管直肠癌侵润扩散范围、正确分期及术后复发等方面较CT优越。(5)直肠肛管功能检查:检查方法有直肠肛管测压、直肠感觉试验和模拟排便试验。
[收藏][推荐][评论][打印][关闭]上一篇:考点2:肛管的外科解剖下一篇:考点4:肛裂推荐内容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