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10325601至10325650间共50条。
10325601:57、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除非及时降低血压,否则会引起脑的严损害而死亡。常常见于急性进展的高血压病、急慢性肾炎或妊娠以后发生的严重高血压。还有一些是因为高血压病人长期停用降压药而诱发。病人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两眼发黑、四肢抽搐,病人很烦躁或者嗜睡,病情发展很迅速,常常很快陷入昏迷。有的病人还有失语、偏瘫、偏身发麻、偏盲等类似中风的症状。测量血压可见明显增高,有慢性高血压病史的病人...查看详细(746字节)
10325602:58、中风的感觉障碍有哪几种类型
中风引起的感觉障碍有很多种。其一,最常见的是一侧身体疼痛和冷热感觉减退;其二,是一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蚁行感、触电感、沉重感、冰冷或灼热感等;其三,是疼觉的过度敏感,如有的病人被轻轻一碰就会感到疼痛难忍,甚至没有刺激也会有疼痛的感觉。总之,中风引起的感觉障碍多种多样,持续时间较长,有时比手脚瘫痪更使病人痛苦。严重时,病人吃不香、睡不好,影响病体的康复。医护人员和家属一定要体谅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痛苦...查看详细(550字节)
10325603:59、突然口斜嘴歪就一定是发生了中风吗
常常有病人在家属陪同下来看病,诉说吃饭或刷牙时发现嘴合不拢、水流出口外,而且眼睛也闭不起来。病人常常很焦急地问:“医生,我是不是中风了?”我们知道,中风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口斜嘴歪,这是由于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但并不是所有的面肌瘫痪都是中风引起的。中风所导致的口服歪斜有一定的特征。通常,中风病人只有嘴巴的并紧和嘴角的上抬出现障碍,不会影响闭眼和皱额、皱眉;如果中风是在脑桥部位,虽可能会使所有的面部肌肉瘫痪...查看详细(676字节)
10325604:60、一过性头晕、眼黑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吗
从青少年到老年,不少人都曾有过一过性的头晕、眼黑,或短时出现轻度漂浮、站立不稳的感觉。这是不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呢?我们知道,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眼黑、视物模糊等症状,但它还常伴有偏盲、复视、眩晕、耳鸣、面部麻木、半身感觉障碍和无力,甚至偏瘫等。而且,这些症状至少持续数分钟或更长,而不会瞬间或几秒钟即失。因此,仅有一过性的头晕、眼黑,不一定是脑缺血发作的表现...查看详细(2450字节/1图片)
10325605:61、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治疗吗
由于腔隙性脑梗塞早期临床症状轻,患者自己往往不重视。然而,如果脑内逐渐出现广泛多灶性腔隙梗塞,使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形成广泛性的小的软化灶,导致智能减退。病情继续加重,呈阶梯式进展,便会发展为智能衰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因脑血管性病变造成的继发性痴呆。所以,一旦出现腔隙性脑梗塞症状或已确诊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预防脑血管病性痴呆的发生。...查看详细(360字节)
10325606:62、怎样治疗血管性痴呆
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还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由于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的后期并发症,所以,凡是对预防脑血管病有效的措施对预防痴呆都有效。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和饮食控制、重视精神卫生和劳动锻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修身养性、演练太极拳等。另外,一对已经出现痴呆早期症状的老年人,可以用一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并鼓励病人多接触社会,获得适当的刺激,以延缓痴呆的发展。...查看详细(410字节)
10325607:63、怎样防治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已知患有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此三者是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脑动脉硬化,首先应从这三方面着手。高血压能加速脑动脉硬化。因此患有高血压病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使其保持稳定;注意避免精神的高度紧张,以及过度疲劳和过分的精神刺激等。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降低血脂。其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两种。常用药物有烟酸肌醉酯、消胆胺、安妥明、月见草油、鱼油降脂丸脉康、心脉宁、β一谷固醇等...查看详细(836字节)
10325608:64、怎样对中风病人进行心理治疗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组织精神功能活动的表现,是脑的神经功能之一。中风之后由于脑神经功能受损,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平时身体尚健而突患中风的人,常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出现不安、恐惧、焦虑、忧郁、失望等不良情绪。而这些心理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风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心理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心理治疗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都要适当注意。医护人员应重视心理疗法...查看详细(1302字节)
10325609:65、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丹芪偏瘫胶囊”药物特色是什么
“丹芪偏瘫胶囊”系当代著名中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教授处方,通过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改进发展,经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采用先进的制药技术创制而成。针对临床老年患者多表现正气不足,挟风、挟痰、挟瘀致病的特点,窍闭神匿的病理机制,在补气活血的基础上,加用豁痰熄风之品,标本并治。功能益气活血、豁痰熄风,主治中风(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半身不遂...查看详细(2137字节)
10325610:66、“丹芪偏瘫胶囊”为何能治疗高脂血症
中医学中虽没有血脂之类的名词,但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形成过程,基本可以归属于痰、瘀之范畴。瘫速康、瘫复康系列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故可治疗高脂血症。动物实验也表明,该系列药物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变血液成分血流变特性。经六家国家级中医医院(国家脑血管病临床药理基地)的临床及实验结果显示该药治疗中风的有效率为88.67%。...查看详细(460字节)
10325611:67、中风的急性期、康复期与后遗症期是怎样划分的
中风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医护重点也各有侧重。为了治疗和护理的方便,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如下三期。(1)急性期:自脑血管病发生至第2周末。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病情不稳定,常有骤然变化和意外发生。治疗以挽救生命和控制进展为重点。(2)康复期:从急性期过后到病后的l~6个月。此期病情有一定程度改善并渐趋稳定。这一时期病情进一步好转的可能性较大。可以恢复者,则在这一阶段可康复至较好水平;不可逆者...查看详细(790字节)
10325612:68、中风病人常见有哪些后遗症
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观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来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以上这三种症状,总称为“三偏”。失语也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有多种不同类型。其中,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说一些简单而不连贯的单字...查看详细(842字节)
10325613:69、中风后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被称为“第三医学”或“医学的第三阶段”,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康复旨在通过医疗手段,使病人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最终能重新回归社会,继续作为社会中健康的一员而生活和工作。中风给病人遗留下的各种功能障碍,多是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其严重程度和恢复的快慢,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康复前景。中风的康复医疗能促进病体的康复,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减少残废率,还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以增进其生活信心...查看详细(470字节)
10325614:70、中风康复治疗的内容有哪些
中风康复治疗的大量工作是在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中进行的。实践证明,许多中风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以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工作能力。中风患者康复内容有:(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人疗法等。(2)作业疗法:包括衣一、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查看详细(812字节)
10325615:71、中风的康复宜从什么时候开始
以往人们由于害怕再度出血,不敢早期进行康复复治疗。实际上,康复治疗引起再度出血的可能性很小,康复治疗和训练宜及早开始。一般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是:脑血栓形成病人在发病后1周,神志清醒的病人在发病后第2日;脑出血病人在发病第3周后,即急性期过后。即只要神志清楚,病情平稳就可开始功能恢复训练。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恢复期,还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治疗的早期进行轻缓的按摩与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查看详细(1047字节)
10325616:72、中风病人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只有适当地锻炼才有好的效果。因此,中风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则:(1)持之以恒。每日至少锻炼一次,坚持不懈。否则锻炼的效果不易巩固。(2)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运动的难度和运动量。(3)因人而异。要根据各自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活动量。(4)劳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心跳过快(每分钟不能超过140次)及心律紊乱...查看详细(1059字节)
10325617:73、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六个阶段是怎样的
瑞典物理治疗师通过对大量偏瘫病人的观察,注意到偏瘫的恢复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是现代偏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也是评价偏瘫康复的依据。第一阶段:即中风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患例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没有主动活动。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疾病开始恢复,肌张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无随意主动运动。运动形式以基本的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为主...查看详细(1107字节)
10325618:74、中风病人的记忆障碍如何康复
中风病人常有记忆力减退,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类型:(l)短期记忆障碍:大脑对新信息的储存时间缩短,新发生的事情刚才还记得,一会儿就忘了,对过去的旧事却记忆犹新。如果在病人面前摆几样物品,让病人辨认一遍并回忆这些物品,记忆障碍的病人只能说出一两样。然后编造其他物品充数,甚至完全忘记刚才的物品;让病人记一个电话号码,病人常常不能记住。(2)长期记忆障碍:往往在近事记忆受损的基础上形成...查看详细(895字节)
10325619:75、如何进行心理的康复
心理康复与中风后的功能恢复密切相关。中风发生后,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是以下几点:担心自己的生命不能保全;担心自己将来的生活要别人照顾,成为一个“废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不能负担家庭等等。心理康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首先,医护人员及家人对病人要热情。照料其生活起居,关心其病痛,不能流露出丝毫不耐烦的情绪,伤害病人的感情;可介绍中风病人康复的实例,树立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要帮助病人赶走死亡的恐惧...查看详细(726字节)
10325620:76、中风病人偏瘫的肢体如何康复
中风病人在度过危险的急性期后,后遗症的恢复,特另是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就成为病人和家属关心的“头等大事”了。尽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大脑的新陈代谢,增强代偿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使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降低中风的病残率。康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l)病床上的肢体功能锻炼:一般指从发病到可以坐起这一阶段,在脑梗塞病人约为1~2周,脑出血病人约为3~4周。一旦病情稳定...查看详细(1509字节)
10325621:77、语言障碍如何康复
语言康复也应尽早开始,在病人意识清醒、病情平稳后就可进行。由于病人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病痛,往往容易急躁。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细心观察病情,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如大小便、吃饭、喝水等等,不能对病人的发育有丝毫的嘲笑态度。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运动性失语能理解别人的话语,却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较为多见。对它的康复锻炼应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喝”“‘吃”“渴”等单音字到“不行”、“喝水”、“吃饭”等单词...查看详细(1186字节)
10325622:78、中风病人慢性期的吞咽困难如何进行康复
由于中风造成的面瘫和吞咽障碍使得病人无法顺利进食,病人营养摄入不够,抵抗力下降,加上咽呛咳,也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长期依赖鼻饲,病人会有低人一等的悲观心理,这些都影响中风病人的康复。所以,中风病人吞咽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具体措施有:鼓励病人有意识地练习吞咽动作和咀嚼动作,训练吞咽肌、四周肌肉和舌头的功能;在胃管未拔除的情况下,经常从口中滴入少量液体,促使病人练习吞咽动作;用一根弯头塑料软管...查看详细(888字节)
10325623:79、怎样预防偏瘫性肩痛
中风偏瘫病人所特有的肩关节疼痛被称为偏瘫性肩痛。疼痛的程度差别很大。有的病人当肩关节活动超过一定范围时出现疼痛,有的病人一活动就出现疼痛,还有的病人肩关节一碰就剧烈疼痛。偏瘫性肩痛的原因常见的有几点:中风急性期,瘫痪的上肢很松弛,肩部的关节缓和韧带不能承受上肢的重量,导致肩关节半脱位,产生疼痛;瘫痪的手臂不能活动,使肩关节处的血液循环不良,关节粘连,再活动手臂时,就产生疼痛;搬动病人或进行康复锻炼时...查看详细(902字节)
10325624:80、按摩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作用吗
实践证明,按摩对瘫痪肢体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按摩可以使受作用的部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变局部组织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调节身体功能,使瘫痪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营养局部皮肤和肌肉,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缩性,解除肢体的挛缩、畸形及肌肉痉挛。按摩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丰富,皮肤温度升高;能促进汗腺的分泌,增加皮肤的弹性;能提高白细胞总数,增强吞噬功能,提高血清补体效价...查看详细(952字节)
10325625:81、怎样对偏瘫患者进行家庭按摩
由于中风偏瘫患者瘫肢运动不灵,自我按摩往往比较困难,此时家庭成员应给予按摩治疗,以预防肢体畸形和挛缩,促进瘫肢功能恢复。(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用右手持患者的手指,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查看详细(901字节)
10325626:82、中风患者应如何进行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来帮助完成的运动。这种外力既可借助他人或自身健侧肢体来实现,又可借助康复器具。施行家庭康复锻炼,多数在亲属帮助下进行被动运动。它可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缩短的肌鹏和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的一定活动废。被动运动就是患者不动,将全身放松,特别是要将准备接受治疗的部位放松。患者如何通过自身健侧肢体来实现被动运动呢?如果瘫痪肢体不能活动,则取仰卧位,用健手拿起瘫痪的上肢,缓慢地伸展和屈曲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查看详细(964字节)
10325627:83、中风患者如何进行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的运动,其目的是通过运动来恢复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肢体和肌肉的协调性。不完全性瘫痪或完全性一侧偏瘫的患者,当患侧的肌力已有恢复时,应积极地做主动运动。不能下床的患者,自己要外展肩同时还要做屈曲和伸展肘关节、腕关节、握拳和伸掌动做。下肢要坚持做外展和内旋运动,屈曲下肢,以锻炼下肢的肌力和关节的功能。每次做1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一般偏瘫的中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较上肢早...查看详细(1014字节)
10325628:84、中风偏瘫患者应采取怎样的卧床姿势
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就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3小时翻一次身,这样就可以避免体重对局部压迫时间过长导致褥疮发生。中风偏瘫病人卧床姿势主要采取以下三种:(1)仰卧。仰卧是急性期病人最常采用的体位,但又是最容易引起痉挛的体位。因为这种体位容易使手臂回缩或向后下方内旅,够与膝部完全伸展,大腿外旋,会产生最大的伸肌痉挛。故仰卧位时间应短,或仅作为体位变换时的过渡体位。如果必须采取仰卧位...查看详细(1675字节)
10325629:85、偏瘫患者怎样练习翻身动作
翻身能刺激全身的反应和活动性,是重要的治疗性动作。转换体位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被动翻身,并向病人交待要领,使其增加感觉,再逐渐过渡到主动翻身。被动翻身要注意:翻身前要求病人用健腿勾住患腿,以协助翻身,并按要求在健腿帮助下把患腿摆正;翻身训练可在病床进行,有条件时也可在地板上进行,使病人解除掉下来的恐惧感;无论向健侧还是向患例翻身,都应注意教患者将患侧肩够放在不引起痉挛的体位;病人经被动翻身训练...查看详细(1404字节)
10325630:86、仰卧位时怎样防止下肢痉挛
大部分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为上肢屈曲下肢伸展。为了抑制下肢伸肌痉挛,可采用下述方法。患者仰卧位,屈曲双下肢,双手十指交叉抱住膝部稍下处;一抬头,同时用力使双膝靠近胸部;使髋关节伸展,直到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充分前伸为止。重复上述动作多次,然后将双手离开膝部,努力使双腿保持屈曲位。再重新用双手抱膝时,试着让患者主动地屈曲两下肢。此活动也可只屈曲患腿而健腿处于伸展位。该活动不仅可以减轻下肢伸肌的痉挛...查看详细(464字节)
10325631:87、什么是“桥式运动”,它有什么作用
“桥式运动”就是选择性髋伸展运动,是早期床上体位变换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姿势像“桥”而得名。具体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双足底平踏在床面上,用力使臀部始离床面。动者可用下述方法帮助患者完成该动作:用一只手掌放于患侧膝关节的稍上方,在向下按压膝部的同时向足前方牵拉大腿;另一只手帮助臀部始起。随着患者的进步,助者可在逐渐减少帮助的同时,要求患者学会自己控制活动,不能让患侧膝关节伸展或向侧方倾倒。桥式运动能帮助病人增加躯干的运动...查看详细(658字节)
10325632:88、偏瘫患者坐位时应注意什么
许多病人病情稳定后常自己主动要求坐起来。在坐起前,病人应先做些适应性训练,即先被动地逐渐抬高头部和上身,以防一下坐起来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偏瘫患者坐位时应使髋关节屈曲接近90度,脊柱宜伸展。可在背后放置叠起来的被褥、枕头等,使躯干保持直立;在病人未获得坐位平衡之前,不能撤掉靠背;在病人两侧最好放些保持性物品以防病人歪倒;如果有伸膝疼痛症状,可在膝下加垫,使膝略弯曲以减轻疼痛。...查看详细(388字节)
10325633:89、怎样训练坐位平衡
当病人依赖靠背能达到正坐位时,即应开始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即病人不用扶持、依靠而能自己坐直。主要目的是增加躯干肌的控制能力和平衡感觉能力。练习坐位平衡时,为了使患者获得躯干的控制能力和头向健侧屈的姿势反应能力,应指导患者拉长患侧颈部和躯干的侧屈肌,抬高肩肿带;同时与上肢负重结合起来;开始可用前臂支撑,然后在整个上肢伸展负重时进行;以身体重心向侧方移动为训练目标时,应兼顾健侧和患侧的双向练习。肘顶侧方的训练:让患者向患侧倾斜至肘部接触治疗床...查看详细(1484字节)
10325634:90、怎样从卧位翻身坐起
开始坐起可由助者帮助被动坐起。床边被动坐起方法是。让患者患侧卧位于床上,然后把两小腿垂放在床边;助者的一只手扶在健侧的舰部,另一只手放于患侧肩肿骨后方向上推,帮助患者坐起。坐起时,患者可用健手扶住助者肩部辅助支撑。在帮助患者坐起时,助者不要用力拉患侧手臂,以免损伤肩关节。患者适应被动坐起后,可进行主动辅助坐起的练习。方法是:在床头系住一条绳子,让患者健手拉着绳子坐起来。当患者掌握了坐位平衡...查看详细(646字节)
10325635:91、偏瘫患者怎样练习从坐位转到站立位
当偏瘫患者能保持坐位平衡后,髋关节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身体其他条件允许,便可进行站起训练。在站起训练之前可先进行足跟踏地活动,这可作为下肢肌张力及感觉低下患者的立位准备动作和下肢负重的准备动作。足跟踏地活动时,助者用一只手保持患足和足趾的背屈,将另一只手放在患膝上;先把患足从地面举起,然后向下按压膝部,使足跟触及地面;这时踝部完全处于背屈状态,不能让跖趾关节底部触及地面,如此反复。(1)扶持站立:扶持站立对于一般病人来说不太难...查看详细(1126字节)
10325636:92、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应注意什么
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者颇为多见,脑出血患者中的半数病人有血糖升高,而缺血性卒中病人中糖尿病者亦较多见;糖尿病患者也常并发脑血管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以下问题:(1)为避免漏诊、误诊,早期发现症状很重要。(2)对糖尿病的危害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对无糖尿病史患者,亦应检查血糖、尿糖。(3)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查看详细(988字节)
10325637:93、怎样预防和护理褥疮
中风病人常有肢体瘫痪,不能自已翻身改变体位,身体局部受到压迫,加上瘫痪肢体的皮肤营养功能下降,最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和水泡,以后变成紫红色并开始破溃,破溃初期疮面鲜红有渗出液,然后疮面加深,颜色变暗发黑。好发于胸背、臀部、髋关节、足跟和外踝等受体重压迫处。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查看详细(1012字节)
10325638:94、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l)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查看详细(1739字节/1图片)
10325639:95、怎样护理大小便失禁的中风病人
中风病人常伴有尿失禁和大便失禁,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对于尿失禁的男性病人,可接尿壶或用阴茎套将尿液引流到贮尿瓶内;要注意保持床铺干燥,避免褥疮及尿布疹的发生;应及时取下阴茎套使局部干燥,防止尿道口、包皮糜烂发炎。对于尿失禁的女性病人,可用便盆接尿,每次小便后应用温水擦洗会阴部,及时更换尿布。对于大便失禁的病人,一定要及时清理更换尿垫或床单;经常清洗臀部、肛门及会阴部,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查看详细(390字节)
10325640:96、怎样护理精神失常的中风病人
精神失常在中风患者中较为常见。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神经和精神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中风病人出现精神症状后,除了积极治疗脑血管病外,还应做好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及家属对病人不能歧视,要经常与病人交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若病人情绪不稳、焦虑不安或抑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取用佳乐定、多虑平等;如有自杀倾向,可服用丙咪嗪,还需专人看护;受幻觉、妄想支配的病人可能拒食、躁动、兴奋、呼喊、不合作,这时应耐心解释...查看详细(542字节)
10325641:97、怎样帮助瘫痪病人树立自信心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瘫痪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仲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l)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查看详细(897字节)
10325642:98、怎样调整中风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中风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中风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塔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查看详细(548字节)
10325643:99、如何帮助中风病人洗澡
中风病人瘫痪经常洗澡换衣,有利于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而且,沐浴还可刺激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卧床病人沐浴主要是擦浴,先用温毛巾擦,然后用蘸肥皂水的毛巾擦,再用湿毛巾擦净,最后用大浴巾擦干。洗浴应分步进行,先洗脸部及上肢,再洗胸腹及背部;换水换盆及毛巾后,再脱裤擦洗会阴部,最后擦洗下肢。擦洗时要注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并注意随时添加或更换热水。注意边脱、边擦洗、边穿衣...查看详细(649字节)
10325644:100、如何安排偏瘫病人的饮食营养
中风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体力活动显著减少,胃肠道蠕动相对减弱,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易发生便秘。因此,给瘫痪病人进行饮食调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必须满足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需要。(2)多饮水、多食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水可预防便秘。日常膳食中也应有干有稀、有饭有汤,常食稀粥,也可适当吃些咸菜,以便多喝些水...查看详细(1026字节)
10325645:101、家属应如何照顾中风偏瘫出院患者
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回家继续治疗。此后,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扮演的角色要有较大的变动,双方都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因为病人的日常进食、清洁、穿衣、起坐等要完全或部分地依赖家人的帮助。因此在病人出院前家属们应商量好如何照顾好病人的生活起居。出院后,对于病人的饮食起居应做到:居住环境安静、明亮、舒适、通风;饮食清淡,有新县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维生素的补充;衣着要宽松,不宜过冷或过热;对病人的某些习惯及爱好...查看详细(508字节)
10325646:102、中风康复病人在家出现哪些情况要送医院
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有相当一部分中风病人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风。因此,在家康复的中风病人就有可能再次中风。通常第二次中风比第一次中风病情严重,死亡率也比第一次高得多,因此及时送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十分必要。在家康复病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能再次发生中风:瘫痪肢体无力加重;俯身出现麻木,或者另一侧肢体出现麻木大力;讲话不清楚或者口吃;喝水呛咳、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眩晕发作伴呕吐;出现剧烈头痫呕吐...查看详细(744字节/1图片)
10325647:103、一级预防的概念是什么?中风可以预防吗
中风是完全能够预防的。只要饮食合理,注意控制血压,多参加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可以将中风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是一级预防。近来中风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的事实也充分说明中风预防的效果。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全面说出死亡率下降的所有原因,但毫无疑问中风病人死亡率下降与近来重视中风的预防有关。人们已越来越懂得如何去减少或消除中风的危险因素,如积极治疗高血压,防止肥胖,减少胆固醇食物的摄取...查看详细(482字节)
10325648:104、二级预防的概念是什么?一个人得了中风以后就不会再发生中风了吗
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得了中风的患者,如何预防下次中风。得过一次中风的病人再发生第二次中风的机会很大。对于脑梗塞来说,如果得病之后不注意预防,那么5年内发生第二次脑血管病的机会是l/3。但是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通过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仿止中风的再次发生。...查看详细(250字节)
10325649:105、中青年人不必担心发生中风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脑血管病与老年人密切相关,而中青年不必为此担心。此种认识是错误的。如果中青年人有严重的高血压病,照样会发生脑中风。临床资料表明,绝大部分中风病人是在6O岁以前发病。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因此,中青年人也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查看详细(280字节)
10325650:106、“中风预报”对中风的发病有预报作用吗
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血液流变学被视为中风预测的主要依据。临床上,通过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流、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等,可以了解被测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被视为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预报时,还要考虑年龄、血脂、血糖、血压、有无冠心病史、中风史、家族史,以及体重、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各种因素,并对每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给予不同的估价和评分,最后经过综合估价,得出患中风的可能性...查看详细(678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