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知识

2009-12-05 www.jysls.com A +

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知识

睾丸是男性的性器官,左右各一,正常情况下均位于阴囊内.自查非常方便。所以,睾丸肿瘤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早期迹象

常为一侧睾丸肿大,无明显疼痛,但有沉重和下坠感。少数可突然出现疼痛性肿块,伴有发热、寒颤及局部红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或其内血管栓塞所致,容易与急性附睾睾丸炎混淆。有的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疼痛等,是肿瘤分泌激素所致。


检查方法

若自查发现阴囊内有肿块或任何异常.应尽快去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为你做相关检查。


阴囊检查

B超检查
血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测定:


胸部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


说明

1.睾丸自检。先洗个热水澡,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容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3.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特别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4.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5.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睾丸癌好发年龄为小于10岁及20―40岁,这两个年龄组中还存在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的隐睾患者,其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20―40倍。隐睾患者2岁前手术,睾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3―10岁间手术,可明显降低睾丸的恶变率;10岁以后即使手术,也不能降低睾丸恶变率。近亲中有患睾丸肿瘤的人;睾丸有外伤史,或接触过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等;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增加;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时.并发睾丸炎而导致睾丸萎缩者。


治疗原则

睾丸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因此,应针对具体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或手术加化学治疗的综合疗法,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