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例过敏性休克药物分析首席医学网2007年02月22日10:33:58Thursday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IOF亚洲骨质疏松班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张志慧,田保盛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过敏性休克;中药;用药途径;种类
[摘要]目的:了解过敏性休克药物的用药途径、种类。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99年至2004年所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共954件中摘取到189件是产生过敏性休克的案例。结论:中药产生过敏性休克的比例最高。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中药;用药途径;种类
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发生极为迅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用药前要详细询问,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笔者摘取到的189例过敏性休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
来源及方法统计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收载的药物不良反应954件中,摘取到189件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案例作为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平均年龄45.95岁;男性96人,占50.79%,女性93人,占49.21%。
2.2 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的用药途径
见表1。表1 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的用药途径用药途径(略)
2.3 用药方法
单用182件占96.3%,联用7件占3.7%。
2.4 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间
166种情况在2min~30min内发生。8种情况于30min~2h内发生。15种情况于2d~30d内发生,见表2。表2 不同用药方式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间药物名称(略)
2.5 发生过敏性休克药物种类(居前5位的),见表3。表3 发生过敏性休克药物种类药物种类(略)
2.6 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
见表4。表4 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中药例数(略)注:除标明片、丸、丹、胶囊、口服液外的剂型外都为注射剂。穿琥宁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例数最多,有8例。有一些口服的中成药也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
2.7 发生过敏性休克喹诺酮类的药物 见表5。表5 发生过敏性休克喹诺酮类药物例数(略)
3 讨论
凡采用静脉给予治疗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预防病情骤变,延误治疗。中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比例最大,在应用中药注射液时不仅要注意药液滴入时的浓度和速度,同时对过敏体质患者用药要高度警惕。发生过敏性反应的情况中有的是第二次,第三次用药,甚至更多时日用药后都有发生。通常药物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过敏性休克现象。以往不过敏的药物,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同样能发生过敏。能口服的药物,应避免注射。能分别注射的药物,应尽量分别注射。用药后,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观察5min~10min。以免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穿琥宁是中药穿心莲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半酯单钾盐,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本品作为抗病毒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据研究,本品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有较强的分解作用,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抗感染的应急能力,临床试验:本品对流感病毒、肺炎腺病毒、肠合胞病毒均有灭活作用,抗病毒作用广,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抑制感染所致的发热反应,对呼吸道、肠道感染疗效较好。但在使用过程中,偶有过敏性休克反应。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用药原则及药物浓度,并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类似发作者或过敏体质应慎用或禁用。在初次应用时应及时观察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至于过敏原因是否与药物的纯度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1]。环丙沙星注射液是喹诺酮类发生过敏性休克例数最多的药物,环丙沙星注射液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提醒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给药途径。对环丙沙星或其他氟喹诺酮药物过敏者禁用;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等应避免用;儿童不宜使用。临床使用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茶碱等,同时应注意滴注速度,加强用药监护。
参考文献:
[1]贺怀珠.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7例[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4).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太原030000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