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1)病原及流行情况。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是鸡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鸡蛔虫是鸡线虫小最大的―种,形如线状,黄色或白色。鸡蛔虫在发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的参与。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有氧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经10―12天发育成为具有侵袭性的虫卵。鸡吞食了受此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被感染。不同天龄和不同品种的鸡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幼鸡和育成鸡,成鸡抵抗力较强,常为带虫者。饲养环境、饲养条件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病多见于放养和地面平养的鸡群,而日粮营养全面、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含量充足时,鸡群的抵抗力较强。(2)临诊症状与剖检特征。成鸡轻度感染时,通常无明显的临诊症状。幼鸡通常表现生长不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冠贫血苍白,两翅下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有下痢;重度感染者,可因肠道堵塞,甚至肠管破裂和引发腹膜炎而死亡。剖检主要表现为慢性卡他性肠炎,肠粘膜充血、小点出血,间可见灰白色小结节;肠腔内常能检出数量不等的虫体;腹膜炎病例,可见相应的病变,并可能在腹腔中检出虫体。(3)诊断要点。病鸡贫血消瘦,剖检在肠腔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粪便镜捡,发现大量蛔虫虫卵,结合临诊症状,有助于生前诊断。(4)防治。蛔虫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在阳光直射下,或用沸水处理,或特粪便堆沤发酵,则可令之很快死亡。因此,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勤清粪便及垫料,并将之堆沤发酵处理,同时供以优质全价日粮,添加足够的维生素A和D族维生素,以及磷、钙等无机元素,增强鸡体抵抗力;改平养为笼养,定期驱虫,均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防治本病的首选药物是左旋咪唑,剂量为25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内服,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此外,亦可选用酚噻嗪,0.25%,混饲;呱嗪化合物,250毫克/千克体重,混饲;驱虫净,40―60毫克/千克体重,混饲;驱蛔灵,O.15―0.25克/千克体重,混饲。此外,一些中草药制刑也有良好效果。方法一:摈榔子125克、南瓜子75克、石榴皮75克,共研细末,以2%拌料,空腹投服,每天2次,连用2―3天。方法二:鲜苦橡树根皮25克,水煎去渣,加红糖适量,以2%拌料,空腹投服,每天1次,连用2―3天。
作者:管理员来源:四川农业科技110技术中心上一篇:新城疫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