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护理

2009-12-04 psychiatry.gzbaozhilin.com A +

1定义: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是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致使脊髓受压的一组病症,临床以完全或者不完全的横贯性脊髓损害及椎管阻塞为特征.

2:病因及发病机制

2.1:病因造成脊髓压迫的病因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脊髓病变最常见的是脊髓外伤和脊柱结核,其次为肿瘤和椎问盘脱出。

2.1.2:脊髓病变脊髓病变是脊髓压迫症最常见的原因,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血行播散引起硬脊膜外脓肿,脊髓血管畸形可造成硬脊膜外或硬脊膜下血肿,蛛网膜粘连导致神经根、脊髓血管或脊髓本身受压。脊膜瘤、蛛网膜囊肿、脑脊膜癌病等均可造成脊髓受压。

2.1.3:脊髓和神经根病变最常见的是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脊髓胶质瘤、血管膜瘤、脊髓内姐管畸形、

2.2:发病机制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脊髓机械性受压脊椎骨折、肿瘤等硬性结构直接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脊髓受压,移位和神经根刺激或麻痹等症状,髓内的占位性病变直接侵犯神经组织,压迫症状较早出现,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症状进展缓慢,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由于硬脊膜的阻挡,对脊髓的压迫作用相对很轻,症状往往发生在脊髓腔明显梗阻之后。

2.2.2:浸润性改变脊柱及脊髓的转移瘤、脓肿、白血病等浸润脊膜,脊神经根和脊髓,使其充血、水肿、肿胀、引起脊髓受压。

2.2.3:缺血性改变供应脊髓的血管被肿瘤、椎间盘等挤压,引起相应节段脊髓缺血性改变,使脊髓肿胀、坏死、软化等病理变化,而出现脊髓的压迫症状。

3:临床表现脊髓压迫症的病因多样,故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差别很大。急性脊髓压迫症多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常伴有脊髓休克。慢性脊髓压迫的症状是进行性的,其典型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3.1:刺激期病变早期,多从一侧神经恨刺激开始,表现为根性疼痛,如刀割样、电击或火烙样感觉异常,如左胸部则有求带感。局部皮肤感觉过敏或痛觉减退。晚问症状加重,白天减轻;咳嗽时加重,活动时减轻。

3.2:脊髓部分受压期随着病变发展,脊髓可部分受压,从神经根、脊髓后角受压出现节段性受压症状,逐渐发展至脊髓删束受压,表现病变同侧病损以下脊笳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半侧受压时,出现病侧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和病变对侧肢体的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3.3: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开始为病变侧的直接压迫,逐渐使病变向对侧移位受压,致使两侧脊柱同时受压,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表现为运动、感觉与自二i二神经功能障碍和急性脊髓炎一致。脊柱照片可提示:脊柱结核、转移瘤和原发性脊椎肿瘤者可见骨质破坏,良性神经纤维瘤者可见椎间孑L扩大,骨质吸收。腰椎穿刺压颈试验(Queekenstedt试验)时椎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蛋白含量增高。

4:诊断慢性脊柱压迫症的特点是病灶从脊髓开始,早期为单侧神经枉3刺激症状,渐出现脊髓部分受压症状。最终发展为性脊髓损害症状。急性压迫常表现为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结合腰椎穿刺压颈试验,脑脊液检查等诊断不难。

5:治疗脊柱压迫症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早手术,去除病因,包括切除椎管内占位性变及开放椎管和硬脊膜囊等。急性脊髓压迫的手术治疗尤其需要抓紧时机,一般争取在发病6小时内减压,硬脊膜外脓肿应紧急手术并给予足量抗生素。脊柱结核可行手术同时施予抗结核治疗。某些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手术后需进行放射治疗、化疗等措施。对于不宜手术治疗者可行放疗(或)化疗。手术后对瘫痪肢体应进行康复治疗,如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

6.1: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和协助病人及家属进行主动和(或)被动运动,运动量逐渐增加。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病人最大程度的活动水平,逐渐增加生活自理能力。协助病人作好各项生活护理。

6.2:保持关节功能位置,每天给予肢体按摩,防止关节变形及肌肉萎缩。长期卧床病人l~2小时翻身一次,保护床单清洁、干燥,骨突处可用30%的红花酒精进行按摩。操作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6.3:饮食护理应给予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减轻便秘及肠气。

6.4:用药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

6.5:鼓励病人多喝水,训练病人自行排尿,给予针灸及双侧足三里穴为注射,促使膀胱收缩。如排尿困难,可给予导尿并留嚣尿管,注意无菌操作,每4小时放尿一次,训练膀胱功能。每周更换导脲管,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并更换尿袋。保持会阴清洁。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并注意尿液的量、颜色、性质。

6.6: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6.7: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锻炼时要注意保护,以防跌伤等意外。急性脊髓炎病人若无严重并发症,常在3~6个月可恢复到生活自理。如发生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则会影响康复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部分病人可死于并发症。上行性脊髓炎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及呼吸情况,因此类病人在短期内会死于呼吸衰竭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