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伴结核性腹膜炎时高血小板计数病例的临床诊治分析推荐到首页 □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第23期1/3页123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74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边防军医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830038
【关键词】溃疡结肠炎结核腹膜炎血小板异常增多
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隆病统称为炎症性肠炎,早已报道常伴有肠外并发症,45%以上的病例合并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虹膜炎等,而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较为少见,尤其是该病例伴血小板计数非常高的现象临床更为少见。为此,我们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维族,31岁。2008年4月4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温度达39.6℃,伴有咳嗽、恶心。于4月8日就诊于某附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伴贫血”,给予抗病毒及纠正贫血治疗3d,效果不明显。于4月12日下午3时许转诊于我院,患者坐轮椅入科。查体:t38.6℃,p98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精神差,贫血貌,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门诊肝、胆、脾、胰腺、双肾b超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b超示在肝肾间隙、下腹部肠袢间均可见无回声区,有深约25mm和46mm的腹腔积液区。胸腹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wbc、rbc、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正常,mcv21.3g/l,hb96g/l,plt593×109/l,mpv8.1fl。血涂片示:各系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细胞中心淡染区稍扩大,血小板单个多见,未聚集成堆。粪常规:少量黏液;镜检:rbc(-)、wbc0个/hp~2个/hp,查见霉菌。入院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esr40mm/h,c反应蛋白:160.1mg/l(正常参考值0mg/l~35mg/l),抗核抗体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血培养阴性,igg、igm、iga均在正常范围,凝血功能正常。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直肠uc,横、降结肠并有少许溃疡。入院诊断为:uc;结核性腹膜炎:前期给予痰热清针、帕珠沙星、派舒可、阿奇霉素、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一般的抗感染治疗10d,患者病情未见好转。hb由96g/l降至88g/l,plt666×109/l,mpv7.6fl,体温仍波动在38.5℃。考虑腹腔少量积液,于4月22日同时对患者实施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异烟肼片0.3g、利福平胶囊0.4g、乙胺丁醇片0.75g/d),效果明显,抗结核治疗第3天,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持续用药2周,腹腔积液消失。出院时查血常规:rbc3.65×1012/l、hb97g/l、plt465×109/l、mpv7.9fl,其他结果无明显异常。由于患者来自偏远的南疆地区,因各种因素影响,患者未能进一步接受治疗,但随访至今,患者病情未出现大的波动。
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