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运动:小心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以防止出现肩痛。手和手指的被动运动也应非常轻柔。腕掌部症状伴随前臂旋后功能的丧失,最好也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后运动。以上运动都在患者仰卧位、上举上肢有利于静脉回流状态下进行。治疗手肿胀避免过分进行被动活动,待水肿消退、疼痛减轻后,关节活动度自然恢复。
可的松:严格按程序治疗数周后,症状仍未改善,顽固疼痛难以忍受,影响康复进程者,口服可的松效果较好,或2%利多卡因2ml+醋酸泼尼松龙2ml,肩周封闭,每周1次,共3~4次,疼痛常在数日内消失,再进行全面的康复。
物理治疗:手部水肿可用磁疗镇痛、消炎消肿。
2.中医治疗
早期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口服肢伤一方(当归、赤芍、桃仁、红花、黄柏、防风、木通、甘草、生地黄、乳香等)加用木瓜、海桐皮、连翘等药物,可用海桐皮汤(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煎汤外洗,消瘀止痛药膏(木瓜、栀子、大黄、蒲公英、地鳖虫、乳香、没药共研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而成)调敷。针灸可选肩髑、肩谬、臂、曲池、外关、阳池、中渚、八邪等穴位,针用泻法。肿甚可用三棱针点刺井穴或指尖出血以泻热消肿、活血止痛。
中后期及后遗症期治则为舒筋活血通络,可口服舒筋汤(当归、陈皮、羌活、骨碎补、伸筋草、五加皮、桑寄生、木瓜),亦可用上方制成丸散剂长期服用,用骨科外洗方(宽筋藤、钩藤、金银花藤、王不留行、刘寄奴、防风、大黄、荆芥)外洗。针灸亦可用上述穴位,针用补法,可用温针灸,不可泻血。此期可予按摩治疗,可循经运用揉、拿、摩等手法,可点穴。活动腕、手关节时动作宜轻柔。
预防“肩一手”综合征在于消除各种引起水肿的原因。
注意患手在卧位和在坐位时的摆放位置,以保证患腕不处在过屈或不悬垂在轮椅外。小心使患侧上肢负重练习。进行患肢负重练习或其他形式的被动运动之前,应与健侧比较,确定偏瘫侧关节活动度。治疗中患者有不适,要改变手的位置,若仍有疼痛,应停止该活动。避免在偏瘫手静脉输液。避免患手的小损伤。
(责任编辑:李凌)
第一页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