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临床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肢体远端关节的疼痛能够得到准确的定位,但起源于内脏及躯干和肢体深层结构的疼痛则不尽然如此,所有深在性疼痛都具有某些共性,即患者不能确切定位此类疼痛的起源,诸如关节、骨骼、肌肉、神经根或干、内脏等结构病变所引起的疼痛。
风湿病临床医生,首先应确立疼痛的解剖起源,即疼痛定位;其次是明确引起疼痛的病理过程的特性,即病变性质;最后是众多影响疼痛耐受,甚至导致疼痛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风湿病临床实践中,疼痛的成功治疗显然取决于对这些因素与疼痛间内在关系的了解,必然建立在坚实的解剖、生理、病理和心理学基础之上。
急性风湿病常侵害儿童与青年,初次发病者多在5~15岁之间,7~10岁为好发年龄的高峰,
5岁以下者很少发病。根据有的国外学者报告,2岁以下初次发病者仅占2324名患者中的0.7
%,5岁以下者占8.5%,25岁以后或4岁之前初次发病者甚为少见。我国北京儿童医院分析19
55~1971年底1477名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90%的病例属于7岁以上。本病的复发大多发生在初次发病后的3~5年之内,因此多见于25岁以前,25岁以后复发率就降低。在儿童进入发育期后,复发的机会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