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扎根针,颅内动脉瘤瘪了
刘宁春孙为立 本报讯19岁的年轻小伙子五天前被查出大脑内长了个动脉瘤,一旦破裂生命便不可挽回。昨天下午,南京鼓楼医院脑血管病介入中心黄玉杰主任在其腿部扎进一根“钢针”,两个小时后威胁小伙生命的动脉瘤干瘪下去。
黄玉杰主任告诉记者,这位小伙所患的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上的异常膨出,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三,占颅内出血性疾病的第二位,仅少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高。但是目前我国动脉瘤就诊率很低,约8%。造成这一现象除去医师对此病认识不够外,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是主要原因。他曾经接诊过一位两次脑出血的患者,“还有什么好药来治疗啊”是病人反复问他的问题,这样的病人在所有脑血管病人中占据了90%。其实脑血管疾病最基本的药品就是阿司匹林和赛诺菲的波利维,至于输液只是心理安慰,效果基本没有。更为关键的是单纯药物治疗和不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其结果都是一样――反复破裂出血死亡。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血管内介入栓塞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介入疗法治疗脑动脉瘤,是在脑血管造影的基础上,通过在患者的大腿根部穿刺一个米粒大小的点,把数枚铂金属圈依靠微导管丝送入脑动脉腔瘤内,将已被撑成小气球一样、将要破裂甚至已渗漏出血的动脉瘤填实堵死,使之愈合。患者术后短期即可康复出院。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介入疗法不仅不用开颅,创伤小,疗效肯定,术后无并发症,而且能治疗部分无法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复杂动脉瘤。目前该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和国际上的技术水平也基本同步。
据统计,99%患者都是因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才就诊,但动脉瘤破裂前治疗与破裂后治疗以及手术及时与否,其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是截然不同的。黄玉杰主任告诉记者,其实动脉瘤的早期发现是最好的一方,而早期发现最有效的手段则是血管造影体检,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我国脑血管疾病正呈现高发态势,而血管体检则不被人重视。他主张,曾经有过突发眩晕并伴有呕吐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血管体检――头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的再做血管造影,将动脉瘤在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
(刘宁春孙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