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绿色瘤

绿色瘤诊断疑难分析

2009-12-02 www.cnophol.com A +

绿色瘤诊断疑难分析http://www.cnophol.com2009-8-2410:08:21中华眼科在线

  Analysisofdifficultiesindiagnosingchloroma

  FangTian,XiaoLongZheng,LingHe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No.371CentralHospitalofChinesePLA,Xinxiang453000,HenanProvince,China

  Correspondenceto:FangTian.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No.371CentralHospitalofChinesePLA,Xinxiang453000,HenanProvince,China.guiyongf@vip.sina.com

  Abstractr  AIM:Toinvestigat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diagnosis,treatmentandprognosisoforbitalchloroma.r  METHODS:Thediscussionwasmadeaimingatonecasewithchloromacombinedwithdomesticandforeignliteratures.r  RESULTS:The11montholdboyhadchloromaatleftocularorbit,andhissystemicconditionswerebad.Hecouldntreceivefurthertreatmentandunfortunatelyhewasdeadafteroneweek.r  CONCLUSION:Asfororbitaltumorinchildhood,especiallychloroma,itshouldbedetected,examined,diagnosedandtreatedearlytoprolongtheperiodofsurvival.r  KEYWORDS:orbitalchloroma;diagnosis;leukemia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绿色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针对1例绿色瘤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该患儿眼眶绿色瘤,全身情况差,不具备进一步治疗的条件,1wk后死亡。结论:对于特别是儿童期眼眶肿瘤绿色瘤应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眼眶绿色瘤;诊断;白血病

  绿色瘤(Chloroma)是以前的名称,准确地讲应该称为粒细胞性肉瘤(Granulocyticsarcoma),但由于习惯,大家一般还是使用“绿色瘤”,是指幼稚粒细胞在骨髓外部位形成的局限性实体性肿瘤,因新鲜肿瘤组织切面显绿色而得名[12]。绿色是由于肿瘤内含有髓过氧化物酶所引起,暴露于空气,还原被氧化而呈绿色。但绿色瘤在临床上很少见,文献也多是零星报道,甚至有一些报道将白色肉瘤误诊为绿色肉瘤,或将绿色瘤误诊为恶性淋巴瘤[35]。结合本院收治目前发现年龄最小的1例眼眶绿色瘤患者的诊断及其难点做出分析讨论。

  1临床资料

  男,11mo,因左眼眶内长一肿物伴发热、咳嗽1wk就诊。患儿于入院前1wk家人发现无明显原因左眼眶外侧长一肿物,初为“黄豆”大小,呈粉红色,无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曾在外院就诊,效果欠佳。近来,肿物逐渐长大,患儿哭闹,并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故来我院进一步就诊。入院检查:体温37.3℃,脉搏176次/min,呼吸18次/min,体质量9kg。贫血貌,精神较差,哭闹不停。颌下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眼睑结膜囊下眶缘颞侧长一肿物,大小约1.5cm×1.0cm×0.5cm,呈粉红色突起,质硬,边界清,夹于眼睑与眼球之间,表面光滑,于眶骨壁粘连,不能推动,眼球无明显突出,眼球向上、外运动受限,眼睑闭合不全,遮盖角膜2/3,结膜无充血,屈光质清,眼底无法配合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91.3×109/L,红细胞2.36×1012/L,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压积18.5%,血小板71×109/L。镜检可见大量幼稚细胞。尿镜检可见满视野非晶形结晶。肝功能:谷草转氨酶61U/L,碱性磷酸酶196U/L,球蛋白33g/L,总胆汁酸21μmol/L。复查血常规结果:白细胞288.8×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4g/L,红细胞压积16.5%,血小板70×109/L。镜检可见大量幼稚细胞。胸透未见明显异常,眼眶CT提示左侧泪腺占位性病变。MRI检查示左眼眶占位性病变。取肿瘤组织病检考虑:眼眶绿色瘤。免疫组化见:MPO(+),溶菌酶(+),CD117(),S100(),L26(),LCA(),UCHL1()。给予对症抗炎、营养支持治疗。请儿科、血液科会诊,考虑:急性白血病。建议骨穿进一步确诊,并化疗治疗。但患儿病情逐渐加重,精神差,双肺呼吸粗糙,可闻及干、湿簟P姆喂δ苤鸾コ鱿炙ソ撸巡痪弑腹谴⒒铺跫1wk后患儿死亡。

  绿色瘤自AllenBurns于1811年首次报道以来,1853年外国人King首次以绿色瘤命名,于1893年Dock发现与白血病的关系。搜集1982年以前国内报道的有51例,1982/1997年国内报道有167例[6]。迄今为止,本文作者检索统计已约有178余例报道,相比其它眼眶肿瘤这方面报道还是很少,需要我们不断从临床中总结经验。

  2.1临床上的诊断分析

  绿色瘤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在12岁以前的健康儿童[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8∶1,发病迅速,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一器官和组织内,常合并颅内侵犯。但以中枢神经系统、眼眶和骨髓最常见。在眼眶,多为双眼同时或先后受累,但也可在相当长时间由局限于一侧眼眶出现病变,典型表现以眼球突出,眼眶肿物为首发症状,这是由于眼眶内组织受白细胞浸润而发生眼球突出,有时浸润形成局限性肿块,位于眼眶浅部或眶部附近可触及质地坚硬的结节状肿块,与眶骨紧密相连,不能移动,无压痛,发生眼偏位偏斜或眼球活动受限及眼球疼痛等,病变位置多位于眶外上部,可有相应部位眶骨破坏,临床上可合并眼睑皮下,结膜或眼底出血,国内文献报告全身情况有肝、脾、淋巴结肿大[7]。

  2.2实验室检查分析

  外周血象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高,以原始粒细胞为主,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骨髓象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且原始粒细胞>0.90,早幼粒细胞少,中幼粒细胞不见或罕见,在本病例中因患者年龄太小,未能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有文献报道[8],有些绿色瘤血象、骨髓象此特点均不明显,却已出现眼眶、鼻部等多处粒细胞肉瘤的浸润性病灶,说明绿色瘤可以在血象、骨髓象明显改变之前就可有局部表现。

  2.3影像学分析

  CT、MRI扫描为非侵入性检查,对眼眶绿色瘤的占位、形态和范围以及眶壁骨质的破坏情况显示清楚,尤其对细微骨质破坏的显示更有优势,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9]。绿色瘤眼眶CT表现为一侧眶壁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眼眶和颅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一般表现为骨皮质边缘毛糙,眶壁的轮廓存在,眼外肌可受推压移位,但无增粗,密度不均等受侵征象。一般CT值为45~52HU,增强扫描强化均匀,CT值70HU左右。MRI检查示左眼眶内上方占位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强度。眼B超提示:眶内形状不规则占位病变,内回声少,透声性差,不可压缩。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有少量红色动脉频谱血流。但影像学也是间接诊断,它只能看到肿瘤对组织器官的侵润影,并不能清楚肿瘤的性质,例如,黄色瘤、眼眶横纹肌肉瘤、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原发骨肉瘤等都有此表现[10,11],不具特征性,容易误诊,最好结合其它检查(如细胞学、病理学等)来下结论。

  2.4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分析

  取患者肿瘤组织穿刺涂片或印片,作瑞士染色、POX染色及MPO染色。细胞更接近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形态。根据病例分析,绿色瘤细胞体积较大,有些细胞核有扭曲、折叠,形态上像组织细胞,同时还有一些特别巨大的肿瘤细胞,直径可达31μm以上,形态更似巨大组织细胞,容易误诊为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12]。取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切片HE染色,并以MPO,溶菌酶、CD117,S100,L26,LCA,UCHL1做免疫组化,其中MPO是骨髓系细胞群的特异性标记,几乎表达于所有髓系细胞,而在淋巴系细胞上则不表达。因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瘤的标记,但并非所有的绿色瘤均表达MPO,MPO阴性的绿色瘤并不少见。Mourad等[13]报道MPO的阳性表达率达66%,刘艳辉等[14]统计12例绿色瘤,MPO阳性率达92%;溶菌酶在Yamauchi等[5]报道中指出阳性率达90%;CD117在Chen等[15]报道绿色瘤中87%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对减少绿色瘤的误诊,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诊断绿色瘤的问题上,临床表达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影像学也是间接诊断,容易误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病理细胞学和组织免疫学的诊断。在巨大肿瘤细胞上出现POX染色或MPO染色呈阳性,是绿色瘤的重要诊断指标。  目前,对于绿色瘤无明显特效治疗,死亡率极高。主要行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DAOP(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长春新碱+强的松)、HAOP(H为三尖杉酯碱)及COAP(C为环磷酰胺)等治疗,7d1个疗程,2个疗程,消退时间为2~4wk,生存期为6~8mo。在美国的Inouss报道中指出,各类细胞减少的患者后将并发绿色瘤,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我们认为,对于绿色瘤应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早化疗,对于孤立性绿色瘤(全身其它症状不明显,无白血病发生的绿色瘤),同样建议进行抗白血病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武志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9400

  2RosaiJ,回允中,主译.阿尔曼外科病理学.第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8241826

  3刘金,吴学东,李春富,等.以绿色瘤为主要表现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中国小儿血液2000;5(4):177

  4刘金陵,彭寿雄.21例绿色瘤的临床分析.广东医学1997;18(3):167168

  5YamauchiK,YasudaM.Comparisonintreatmentsofnonleukemicgranulocyticsarcomareportoftwocasesandareviewof72casesintheliterature.Cancer2002;94(6):17391746

  6杜反玲,侯淑玲,王蓓,等.绿色瘤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3(1):350351

  7王延华,宋守道,宋国祥.眼与全身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317

  8邓义梅,杨代兴,陈林莺.眼眶绿色瘤1例报告.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10(8):47

  9陈娟,魏锐利.MRI在眼眶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国际眼科杂志2005;5(1):159162

  10史季桐,宋国祥,肖利华,等.常见眼眶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97;3(2):95

  11GuemaziA,FegerC,RousselotP,etal.Granulocyticsarcoma(chloroma):Imagingfindingsinadultsandchildren.AJRAmJRoentqnol2002;178:319325

  12刘志杰,黄文源.实用临床血液细胞学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下一条信息:没有了

点击查看更多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