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也可发生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调查发现,在6~15岁的青少年中,本病的发病率为22%左右。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儿童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鼾声及止他性中耳炎症状。由于经常咽下分泌物及隐窝中的细菌毒素,可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那么引起本病的病因有哪些呢?大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细菌易在隐窝内繁殖,诱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如猩红热、白喉、麻疹和流感等。主要的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病菌。通常很多人认为,扁桃体大就是扁桃体有炎症。
实际上从病理角度来看,本病可分为三中类型:增生型或称肥大型、纤维型或称萎缩型、隐窝型,只有前者扁桃体肥大。对于大多数儿童,扁桃体大,色淡红且较软,多属于生理性的,虽然大却没有炎症,而有的慢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并不大,但表面有瘢痕,质地较硬,经常急性发作,危害较大。所以扁桃体的大小并不能作为判断有无炎症的依据。
慢性扁桃体炎由于长期受隐窝内细菌和病毒的影响,由于自身抗原抗体结合时对组织细胞有损害,而有利于感染,感染又促进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之在受凉、疲劳、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不利因素下,容易形成身体中的“病灶”,发生病态反应,继而可能引起很多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毒性甲状腺肿和长期低热等,因此值得重视。
扁桃体切除术为有效疗法,其他如隐窝冲洗、电略、免疫疗法等疗效尚不确定,只对手术禁忌者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