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颞下间隙感染?
颞下间隙感染是指颞下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肿胀,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颞下间隙感染前可能有上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史,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麻醉、颞下-三叉-交感神经封闭史也不可忽视。
2、临床表现
由于脓肿所处的解剖部位深在而隐蔽,虽然患者高烧、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突出,但颌面部红肿表现并不很明显,而间接表现为患侧上颌结节粘膜皱褶处红肿十分明显,前庭沟肿胀而变浅或呈膨隆状,压痛明显、有波动感,于该处穿刺易抽出脓液;颧弓上下及颌后靠上部有肿胀压痛。
积极治疗上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麻醉、颞下-三叉-交感神经封闭,防止感染。
下唇、舌尖、口底、舌下肉阜、下颌前牙及牙周组织的淋巴回流可直接汇于颏下淋巴结,故需积极治疗以上区域的各种炎症、口腔粘膜溃疡、口炎等,避免引起颏下淋巴结炎,然后继发颏下间隙蜂窝组织炎。
脓肿形成后,可在颏下肿胀最突出区做横行皮肤切口,分开颈阔肌达颏下间隙,建立引流。
(责任编辑:罗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