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呼吸道护理患儿手术回病房后予吸氧,每1~2h听诊肺部呼吸音,患儿清醒后按医嘱予NS5ml+鱼腥草2ml喷喉每天2次,每2h拍背1次。按医嘱予NS100ml+沐舒坦15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及5%葡萄糖100ml+鱼腥草1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患儿清醒后可自行咳嗽及咳痰。术后3天停吸氧。
3.3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吻合口瘘是本手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手术缝合技术、吻合口张力及血运情况、营养状况和局部感染有关,需要积极预防其发生。
3.3.1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术后早期持续禁食,胃管妥善固定并密切观察胃液的量、颜色、性质。向患儿父母说明胃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防止患儿自行拔除胃管。
3.3.2胸腔引流管(1)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观察水封瓶内压力管水柱波动情况,引流液量、颜色及性质并做好记录。口服亚甲兰,通过观察胸腔引流管的颜色,判断有无胸内吻合口瘘。(2)向患儿父母说明停留胸腔引流管可以及时排出胸腔内积液及积气,使术侧肺迅速复张消灭残腔。
3.3.3营养支持患儿禁食期间按医嘱予肠外营养支持,24h均匀输入,同时定时按医嘱检查生化11项及血常规,了解其血糖及水电解质情况。术后6天患儿拔除胃管后予流质饮食,术后7天开始半流质饮食,指导患儿父母少量多餐喂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牛奶、肉汤、水蛋等,进食后观察患儿有无呛咳、呕吐等。
3.3.4抗感染护理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加强生活护理;停留胃管期间予口腔护理每天2次;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有效引流,合理早期床上活动。严密观察体温,术后3天,每4h测1次体温,患儿体温最高37.8℃,术后第4天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3.4控制疼痛手术创伤、麻醉用药、管道刺激、炎症感染以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是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1]。患儿术后因切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影响通气,加重缺氧,引起肺功能不全,疼痛还影响休息,诱发心律失常。因此,术后控制疼痛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患儿不会用语言表达疼痛,只会哭闹,当患儿哭闹不止时,适当使用镇静药物。
3.5出院指导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喂食时注意速度,避免过快造成呛咳及误吸,注意营养及避免受凉而感冒。
【参考文献】1于淑蛾,李建萍.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3.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