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球孢子菌病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感染与传染病学 球孢子菌病

2009-11-30 www.hezhici.com A +

  【概述】

  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系由吸入球孢子菌引起的肺或其他器官的真菌病。可为原发或继发,原发性感染以肺部最为常见,间或见于皮肤,症状轻,病程短,常自愈;少数免疫力低下或再吸入大量孢子者,不但肺部症状加重,而且可播散至脑膜、骨骼和皮肤等处,预后不佳。我国1958年首次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患者系从流行区归国的华侨。

  【流行特征】

  球孢子菌(Coccidioidomycesimmitis)属双相型,在组织内形成小球体,亦称孢子囊,产生内生孢子,是为孢子型;在室温或自然界则形成丝状分隔菌丝体,产生关节孢子,是为关节菌丝型,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关节孢子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流行地区,球孢子菌可从土壤或灰尘中分离出,人因吸入或接触带孢子的土壤或灰尘,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须有外伤)引起原发性肺或皮肤感染,多数自愈,少数引起继发性或播散性病变。本病为外源性感染,干燥多风季节,泥土飞扬时发病率高,雨季发病率低。动物(牛、羊、狗等)亦可被感染,但人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尚无直接传染的报告。

  男女老少均可发病,但男多于女,青壮年和室外工作者居多数。本病流行于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巴拿马、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国。欧、亚、非洲也有少数报告。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上一页1234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