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球孢子菌病
重要病理改变
a病原体在组织内表现为球体,又称球囊,位于巨细胞、脓肿或坏死组织内,
b球体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厚壁,直径20μm~200μm,成熟期内有很多2μm~5μm大小的孢子,未成熟期球体内部空虚,
cHE染色,内孢子和细胞壁均呈嗜碱性,PAS染色内孢子着色,但不能使囊壁着色,GMS和GF染色能使内孢子和囊壁都着色且对比明显。
一般病理改变
a本病组织象与病期、组织内孢子的繁殖周期密切相关,
b明显的限局性化脓性炎症出现于成熟球体破壁后释放内孢子的阶段,
c凡由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则为孢子成熟期,
d同一视野中可见球体不同繁殖阶段,即在同一切片内可见急性化脓性直至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延续,
e机体抵抗力增强,肉芽肿代之以纤维化,偶或钙化,反之,则迅速进展至化脓过程。
病理鉴别诊断
鼻孢子菌病:孢子囊较大,内孢子大小不一,整个着色,且含球状小体。
a发病以青壮年和野外工作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b病因为粗球孢子菌感染所致,
c原发性皮损多在接种感染1周~3周发生下疳样损害,以后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似孢子丝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愈,
d继发性皮损好发于鼻、颊和头皮等处,表现为多发性无痛性结节,中央部破溃,间或呈疣状增生,
e粘膜及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肌肉及消化道、肺,重者可致死,
f分原发性球孢子菌病,和继发性球孢子菌病等,
g真菌镜检可见圆形厚壁孢子称球体,其中可充满内孢子,真菌培养为双相菌,
h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血清学试验阳性。
i血象白细胞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嗜酸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血沉持续加快。
临床鉴别诊断
原发肺感染与感冒,支气管肺炎等鉴别。
继发性感染与结核、肿瘤及其它真菌感染、梅毒鉴别。
球孢子菌肉芽肿(Coccidioidalgranuloma)
Posada病(Posada's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