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缺血性心肌病

铊摄入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形态特征的关系

2009-11-30 www.qm120.com A +

关键字:心脏病心血管内科

  摘要:在伴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铊摄入方式均与胶原替代的数量、局部室壁厚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研究人员在13名准备做心脏移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休息时左室射血分数=146%)中,进行了一项应激-再分布-再灌注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的前瞻性研究。在伴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正常、可逆性和不可逆性铊摄入方式均与胶原替代的数量、局部室壁厚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伴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铊摄入方式均与胶原替代的数量、局部室壁厚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尽管人们认为铊在有活力与无活力的心肌中分布是不同的,但是在某些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通过铊显像确定的有活力的心肌区域在血运重建后其功能可能得不到改善。

  研究人员在13名准备做心脏移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休息时左室射血分数=146%)中,进行了一项应激-再分布-再灌注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的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员检测了梗塞和非梗塞心肌移植前定量铊摄入与移植后胶原替代的程度和组织学分布情况,并与13名年龄相当的对照者心脏进行了比较。

  胶原体积比例的变化与室壁厚度相反(r=0.70,p<0.001),在不可逆铊摄入片段中较高(30.915.8%),在可逆铊摄入片段中较低(20.212.6%,p<0.001),在正常铊摄入片段中也较低(15.08.7%,,p<0.001)。不可逆铊摄入片段中的室壁厚度较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9.72.8mm、958%),而这两种病变在可逆(11.72.7mm、8713%,p<0.001)与正常(12.82.6mm、8014%,p<0.001)铊摄入片段中较轻。非梗塞心肌中的平均胶原体积比例明显低于梗塞部位的心肌(136%比3613%,,p<0.001),但是高于对照心脏(42%,,p<0.001)。非梗塞区存在显著的间隙性纤维化,伴有细微或片状的替代纤维化。

  在伴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正常、可逆性和不可逆性铊摄入方式均与胶原替代的数量、局部室壁厚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在非梗塞心肌内散在纤维化替代区域的发现,可以解释通过铊显影发现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心肌损伤程度之间的不一致性。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专家卓特伯格说,有5种食物已经被证明在防治心脏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编辑推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