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诊疗
桡骨远端骨折【定义】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3cm以内的骨折,又称桡骨下端骨折。【临床分型】
伸直型骨折,又名柯雷氏(Colles)骨折,多见。患者跌倒时腕部背伸位,手掌着地。暴力轻时骨折嵌插断端可无明显移位,仅见肿胀疼痛,活动欠利;暴力大时产生断端关系改变,远端向背侧移位,“餐叉样”改变,X线示掌倾角变小,可伴见尺骨茎突撕脱及下尺桡关节脱位。屈曲型骨折,又名史密斯(Smith)骨折。患者跌倒时腕部掌屈位,手背先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呈“刺刀样”改变,X线示掌倾角向掌侧倾斜增大,可伴见尺骨茎突撕脱及下尺桡关节脱位。背侧劈裂骨折,又名巴通氏(Barton)骨折。腕背伸、前臂旋前位,掌侧撞地,骨块楔形向背近侧移位。掌侧劈裂骨折,又名反巴通氏骨折。腕掌屈,手背先撞地,骨块楔形向掌近侧移位。腕部外伤史。腕部肿胀、疼痛,腕部活动不利,可有“餐叉样”或“刺刀样”畸形。腕部桡骨远端部压痛(+),骨传导痛(+)。X线显示骨皮质断裂,远端移位,可见尺骨茎突骨折或下尺桡关节脱位。【相关检查及完成时间】
X线摄片(复位前及复位后)。若行手术治疗,则应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诊疗计划】整复固定:
无移位骨折:以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或短臂石膏固定3~4周。伸直型骨折:①血肿内浸润麻醉。②断端牵引下腕部掌屈及尺偏挤压。③持续牵引下超腕关节夹板或背侧短臂石膏托固定于腕掌屈尺倾位。④压垫采用二点法: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各放置一个平垫;如果桡偏移位明显的话,必要时可在桡骨茎突桡侧放置一个压垫。⑤二至三周肿胀消退后更换石膏或夹板功能位固定,共固定4~6周。屈曲型骨折:①血肿内浸润麻醉。②断端牵引下腕背伸尺偏挤压。③持续牵引下超腕关节夹板或掌侧短臂石膏托固定于腕背伸尺倾位。④压垫采用二点法:骨折远端掌侧和近端背侧各放置一个平垫;如果桡偏移位明显的话,必要时可在桡骨茎突桡侧放置一个压垫。⑤二至三周肿胀消退后更换石膏或夹板功能位固定,共固定4~6周。背侧劈裂骨折:与伸直型骨折相似,唯复位时勿强求掌屈尺偏,注重背侧断端推挤。掌侧劈裂骨折:与屈曲型骨折相似,唯复位时勿强求背伸尺偏,注重掌侧断端推挤。药物治疗:内服: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汤药或成药予伤科接骨片等。外敷:闭合性骨折早期可予夹板内行栀黄消瘀软膏外敷,至中期改用三色敷药外敷,开放性骨折及皮肤挫伤者禁用。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即鼓励患者行握拳等指间、掌指关节以及肩肘关节功能锻炼。随访:要求患者术后第一天、第三天、一周、二周时复诊复查。手术:复位后位置不良的年轻患者,或骨折涉及关节难以闭合复位成功,可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用骨外固定器治疗。【疗效评判标准】治愈:骨折愈合,腕关节活动度达伤前60%以上。好转:骨折愈合,腕关节活动度达伤前30%。未愈:骨折未愈合假关节活动,或畸形愈合腕关节活动达伤前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