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及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菌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持续发热是突出的重要症状,病程中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伤寒、副伤寒病人和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携带者均是传染源,慢性带菌者是疾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而传播,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途径传播。伤寒、副伤寒病人从发病前的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出病菌,其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伤寒、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伤寒、副伤寒的潜伏期一般约7-14天。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于第一周末达39-41℃,并常有头痛、畏寒、食欲差、腹胀、便秘等症状。第二周起,高热持续不退,维持两周左右。病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听力减退,重者有说胡话等无意识举动或昏睡。出现以上症状,市民应及时就医。伤寒、副伤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医疗观察23天,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有无发热等其他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