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2009-11-29 www.qlxxw.cn A +

视网膜脱离(眼科)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视网膜脱离后色素上皮易游离、萎缩,所以实际上也是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的脱离。视网膜脱离后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如不及时重定,视网膜就会变性和萎缩,视力就不易恢复。通常视网膜脱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90%以上都可查到裂孔,因此多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者系由于眼内炎症渗出、玻璃体增殖机化的牵拉和肿瘤引起,多无裂孔。根据病情又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之一。好发于近视眼,近视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越大。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多。症状表现:1.突发眼前固定性黑影伴视力下降;2.眼压明显低于正常;3.玻璃体:多见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变性,可有不同程度的混浊;4.眼底:可见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和裂孔。无裂孔者多为渗出性、牵拉性、实体性等原因的网脱;严重视网膜脱离可呈漏斗状,甚至漏斗闭合而看不见视盘;5.常出现葡萄膜反应,可有虹膜后粘连。诊断依据:1.急性视力下降,视网膜部分或全部脱离,有(或无)裂孔;2.单纯性视网膜脱离:裂孔〈90度,分布范围〈3象限;视网膜脱离〈3象限;PVR≤C1(或Ⅱ级膜)锯齿缘离断,后缘无翻卷3.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裂孔≥90度,分布范围≥3象限或后极部裂孔(包括黄斑裂孔);视网膜全脱离;PVR≥C2(>Ⅱ级膜);裂孔不明确;合并无晶体、脉络膜脱离、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穿孔性眼外伤等;合并先天性眼病,如脉络膜缺损、马凡综合征、小眼球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治疗:1.病因治疗:继发性网脱主要治疗病因。2.手术治疗:根据PVR分级,分别选择不同术式。3.镭射光凝:视网膜变性区干性裂孔或术后裂孔愈合不良者。4.手术前后应用抑制葡萄膜炎症反应及抑制PVR发展的药物治疗。5.术后应用活血化瘀、及视网膜营养剂等,促进视网膜功能的恢复。预防常识:视网膜脱离的主要症状是突发眼前闪光感伴固定性黑影、视力下降。其病情随裂孔的大小及位置不同而发展快慢不一,裂孔大且在上方者发展快,裂孔小或在下方者发展慢,卧床休息可减轻脱离程度,但如不手术封闭裂孔,促使视网膜重定,终将日益加重而失明,最后眼球萎缩。因此,视网膜脱离,特别是裂孔性网脱应尽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术后视力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黄斑受损害的程度,老年人及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变性较重,特别是黄斑受累,变性或黄斑裂孔者视力都较差。大部分病人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视力都可逐渐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应定期复查、间隔逐渐延长,开始每月一次,以后3个月、6个月一次,最后每年一次。一般术后要休息2个月,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避免因为玻璃体受到震动牵拉而发生视网膜再脱离。


齐鲁信息网健康知识频道欢迎您

[标签:视网膜脱离][打印][关闭]上一篇: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