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传统开放及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胸腰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技术各自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本文系统回顾行前路矫形手术的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患者,共计72例,其中A组34例,行保护膈肌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性6例,女性28例,年龄12~25(平均16.2岁),术前C0bb角42。~76。(平均58。);B组38例,行传统开放胸腰段前路矫形内固定,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13~26岁(平均16.8岁),术前冠状面Cobb氏角40。~740(平均54。)。
结果A组内固定节段T11~L318例,T11~L110例,T11~L26例。术后C0bb角平均12。,纠正率为81%,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随访12~24个月,最终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14。,丢失率4%。3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术后渗出性胸膜炎2例,胸腔积液2例(其中l例行穿刺引流)。B组T10~L37例,T11~L320例,T11~L41l例。术后随访6~22月(平均13个月),冠状面侧凸术后平均15。,矫正率73%,最终随访C0bb角平均18个月,丢失率5%。5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胸腔积液2例。
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胸腰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