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干草粉、松针、种子、胚芽、蚕蛹中,以及各种植物油如麦胚油、豆油、棉籽油、玉米油等。维生素E缺乏症往往跟硒缺乏症同时发生。维生素E与硒对机体内的物质代谢起着协同作用,如它们在机体内失去平衡,则幼鸭会发生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称为幼鸭白肌病。这种病以以嘴和腿发白,腿麻痹,喜卧或不能站立,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4周龄左右雏鸭发病率很高,往往生长发育停滞或死亡。本病有一定的地方性,特别是低硒或缺硒地区,维生素E缺乏症和硒缺乏病常同时发生,所以有硒-维生素E缺乏症之称。1.诊断依据(1)病因饲料搭配不当,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饲料单纯或饲喂低硒、缺硒地区生产的饲料,或阴雨过多使饲料含硒量减少,或饲料中硫的含量多,都会导致缺硒。缺硒则会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和作用,同时增加维生素E的需要量。饲料加工、长期贮存、霉败或含有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可使维生素E氧化破坏,而导致缺乏。此外,维生素A、B、C和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的缺乏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2)主要症状多发于2~3周龄的幼鸭。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降低,采食减少,消瘦衰弱,羽毛逆立,腹泻。头颈肿大,后期两腿麻痹无力,走路摇晃,行走时头颈左右摇摆,脚板向内,在地上爬行,跌倒时常向后翻滚,不能自行翻身,严重者不能站立,喜卧,怕动,最后侧卧抽搐而死。(3)病理剖检可见食道膨大部和小肠平滑肌变性,横纹肌尤其胸肌、腿肌萎缩,褪色苍白,肌肉出现灰白色条纹状坏死,小肠壁坏死,肌肉变性。小脑出血、肿胀,脑膜水肿,脑回不明显,脑内见到黄绿色、浑浊的坏死区。头颈部、胸前、腹下有渗出和黄色或淡绿色胶冻样渗出物,心包扩张、积液,腿部肌肉常见有出血斑。2.防治(1)预防注意饲料配合,多喂新鲜青绿饲料和谷类,并注意补充含硒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尤其来自缺硒或低硒地区的饲料,更应按需要量添加。贮存配合饲料时,应置于凉爽、干燥处,贮存时问不应超过4周,如需长期贮存,应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维生素E被氧化。(2)治疗治疗时,硒制剂与维生素E同时应用,效果较好。此外,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增强硒和维生素E的效果。大群治疗时,在饲料中按0.5%~1.0%的比例混入植物油,调和均匀后喂给,连用14天;或可在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0~25毫克维生素E。少数病例治疗时,每只雏鸭口服维生素E2~3毫升(或300国际单位),亦可肌肉注射2.5毫克,1次即可见效。应用亚硒酸钠,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0.02克,拌匀喂给。或100毫升饮水中加入1毫克混匀溶解后,任病鸭饮用;肌肉或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毫升,连用3天,通常2~4天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