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病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和体征是低凝血酶原血症所致,并与其他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有关。
出血是主要表现,不论其原因是膳食摄入量不足或药物对维生素K的拮抗;易挫伤和粘膜出血(尤其是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和血尿见于维生素K缺乏;穿刺部位或切口渗血可见于外伤以后,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则可见于婴儿;阻塞性黄疸如发生出血,则通常于第4~5天后开始.最初的出血可能从手术伤口,牙龈,鼻或胃肠道缓慢渗出,也可能发生胃肠道内大量出血
维生素K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颅内出血患儿虽然经过治疗,大部分可保全生命,但大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育迟缓、运动功能障碍、脑瘫、癫痫等,致残率较高。虽然如此,但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方法为:
1、新生儿出生后要早喂奶。早喂奶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形成,有利于维生素K的合成。
2、孕妇自妊娠37周起,每日口服维生素K1片剂5~10J,连服至分娩后3周。对于那些高危孕妇更应在妊娠末期开始口服维生素K。孕妇在整个孕期、哺乳期都应注意饮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
3.小剂量多次口服产生较低的维生素K峰值对健康足月新生儿预防此病更适合;单纯母乳喂养儿应多次服用,对患肝病、长期腹泻等疾病的新生儿,根据情况重复用药。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每天口服15~50μg的维生素K1,连续服用120天或者生后第一天开始服用维生素K1片2.5J,而后每10天服用一次,共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