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细菌性痢疾

中国南平

2009-11-28 www.np.gov.cn A +

  细菌性痢疾俗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此病往往起病较急,最初是发热、体温可高达38摄氏度以上,全身不适、乏力、腹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泻,腹泻的次数一日几次至几十次不等,里急后重,严重者大便中有脓血。大便培养发现其中有大量的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一种生存力极强的细菌。它能在土壤中存活1――2周,人体一旦感染了10――100个细菌就可能发病。痢疾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的痢疾杆菌如果污染了土壤、水源、食物、餐具等,就容易造成疾病流行。苍蝇、蟑螂是传播痢疾的媒介,它们如果沾染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呕吐物等,再去接触水、食品、盛装食物的容器等就可以传播痢疾杆菌。

  预防痢疾应做到:

  1、做好痢疾病人的粪便、呕吐物的消毒处理,管理好水源,防止致病菌污染水源、土壤及农作物;病人使用过的厕所、餐具也应消毒;

  2、不喝生水,不生吃水产品,蔬菜要洗净,炒熟再吃,水果应洗净削皮后食用;

  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被苍蝇、蟑螂叮咬过或爬行过的食物,积极做好灭苍蝇、灭蟑螂工作;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吃少许大蒜和醋也可辅助治疗和预防痢疾。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