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脊柱侧凸

详解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2009-11-28 bone.mz16.cn A +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在3岁内发现的一种结构性脊柱畸形。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家长及儿科医生对此应严密观察。因为早期的治疗会影响预后,所以应尽早治疗。

  【发病特点】

  大量研究证实,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特点如下:

  1.一般男婴多见,通常侧弯凸向左侧

  2.侧弯一般位于胸段和胸腰段

  3.多数侧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展

  4.自限性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占所有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85%

  5.双胸弯易进展并发展为严重畸形,右侧胸弯的女性患者通常也预后不良,并且常常伴发畸形(扁头畸形、蝙蝠耳畸形、先天性斜颈以及进行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诊断】

  婴儿型侧凸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先天性脊柱侧凸、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及继发于椎管内病变的侧凸,因此,必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且记录下是否存在斜头畸形和四肢畸形。

  首诊时应摄脊柱全长正侧位,初步评价Cobb角和肋椎角差(RVAD),同时除外先天性椎体畸形。在婴儿能站立之前,可采用卧位脊柱全长正位像检查,以除外颈椎是否存在融合及不稳定,除外腰骶部和髋部是否存在先天畸形和髋关节发育不良。绝大多数诊断为侧凸的婴儿都会有细微的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能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检查。

  1972年,Mehta发现进展性侧凸与自限性侧凸在椎体与肋骨之间的所成角度上存在差异。测量方法被称为肋椎角差(RVAD),计算方法为:胸椎顶椎凹侧肋椎角减去凸侧肋椎角(图1),如果RVAD大于200,侧凸易进展;如RVAD小于20O,则侧弯有可能消退。

  Mehta根据侧弯顶椎与其相对应的肋骨头颈的相互关系,制定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正位X线像上,凸侧顶椎肋骨未与顶椎椎体重叠,为I期;当侧弯加重后,凸侧顶椎肋骨头与顶椎椎体重叠,定义为II期,它通常出现在非消退性侧弯。无需测量RVAD。RVAD的测量仅仅有助于判断侧弯是否会进展,它并不能替代随访,因此应建议患者每4至6个月随访一次,常规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Mehta和Morel又进一步将进展性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分为良性(benign)和恶性(malignant)两个亚型。两个亚型的共同特点是:在出生后头5年侧弯加重,在少儿期缓慢进展,最后在青少年期明显恶化。如果在出生后头5年,进展更重,治疗更困难,则将其定义为恶性型。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