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Singer等成功地进行了1例7周婴儿主动脉缩窄外科手术后再狭窄的球囊扩张术。---先心病治疗
扩张机理是使血管肌内膜撕裂,形成纤维性斑痕,使其表面重新内皮化。
目前认为主动脉缩窄的球囊扩张术主要用于膜性狭窄、术后再狭窄或严重左心功能不全、重度肺高压、近期颅内出血及全身病变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姑息手术减轻后负荷,缓解心功能不全。常规选择的球囊是缩窄部位直径的3~4倍,绝不能大于邻近正常主动脉的内径,球囊扩张时产生明显的腰凹征象表示选择球囊大小、长短合适。
扩张成功时病人常有疼痛放射至肩和后背感。
成功标准:
①跨缩窄部位压差≤20mmHg,球囊扩张后缩窄直径较术前扩大30以上,上下肢血压正常;
②扩张术后缩窄部压差较术前下降>50。
主要并发症为:
①扩张侧动脉搏动消失,可用抗凝和溶栓治疗;
②扩张部位主动脉瘤形成。为防止主动脉弹性回缩,对主动脉峡部发育不良,长管道狭窄及轻至中度堵塞畸形和主动脉瘤形成等病变,目前多采用支架植入。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治疗主动脉缩窄主动脉扩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