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2009-11-27 www.et-hospital.com.cn A +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尤其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

婴儿体内储存的铁只能满足4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要,而4-6个月的宝宝,体重、身高增长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高,因此,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期长期贫血将影响其终生智力的发育,因此,应防患于未燃,积极预防婴幼儿贫血。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常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较大小儿常有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其他感染等。

小儿缺铁性贫血应如何预防:

一、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铁量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高,可达50%,而牛乳只10%,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婴儿如以牛乳喂养,必须经过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过敏引起的肠道失血。

二、及时添加含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且注意膳食搭配。

三、婴幼儿食品(牛奶制品)、(谷类制品等)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四、及时添加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五、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孕期后3个月最多,而且刚出生的小儿体内铁的总量与体重成正比,所以早产、双胎及低出生体重儿体内铁总量较少,加上早产儿出生后有一个生长追赶期,必须摄入更多的铁,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早产儿可以于出生2个月起给予铁剂(每天每公斤体重2mg元素铁)补充。

六、定期给小儿检查血色素,出生6个月或9个月需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贫血。

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邓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