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应该如何治疗肺栓塞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实际是一较广的临床谱,所见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但基本有四个临床症候群:①急性肺心病:突然呼吸困难,濒死感,发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见于突然栓塞二个肺叶以上的患者;②肺梗死: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③“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栓塞面积相对较小,是提示无效腔增加的唯一症状;④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起病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个类型,另外也有少见的矛盾性栓塞和非血栓性肺栓塞,前者多系与肺栓塞同时存在的脑卒中,由肺动脉高压卵圆孔开放,静脉栓子达到体循环系统引起;后者可能是由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综合征或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空气栓塞。
1.肺栓塞的常见症状无论是症状或体征对急性或慢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都是非特异的和不敏感的。
(1)呼吸困难: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4%~90%,尤以活动后明显,常于大便后,上楼梯时出现,静息时缓解,有时患者自诉活动“憋闷”,需与劳力性“心绞痛”相区别,这常是正确诊断或误诊的起点,应特别认真询问,呼吸困难可能与呼吸,循环功能失调有关,呼吸困难(气短)有时很快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可重复发生,系肺栓塞复发所致,应予重视,呼吸困难可轻可重,特别要重视轻度呼吸困难者。
(2)胸痛:约占70%,突然发生,多与呼吸有关,咳嗽时加重,呈胸膜性疼痛者约占66%,通常为位于周边的较小栓子,累及到胸膜,胸膜性胸痛的原因尚有争论,但迄今仍认为这种性质的胸痛发作,不管是否合并咯血均提示可能有肺梗死存在,较大的栓子可引起剧烈的挤压痛,位于胸骨后,难以耐受,向肩和胸部放射,酷似心绞痛发作,约占4%,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胸痛除需与冠心病心绞痛鉴别外,也需与夹层动脉瘤相鉴别。
(3)咯血:是提示肺梗死的症状,多在梗死后24h内发生,量不多,鲜红色,数天后可变成暗红色,发生率约占30%,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咯血多来自支气管黏膜下支气管动脉系统代偿性扩张破裂的出血。
(4)惊恐:发生率约为55%,原因不清,可能与胸痛或低氧血症有关,忧虑和呼吸困难不要轻易诊断为癔症或高通气综合征。
(5)咳嗽:约占37%,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痰,也可伴有喘息,发生率约9%。
(6)晕厥:约占13%,较小的肺栓塞虽也可因一时性脑循环障碍引起头晕,但晕厥的最主要原因是由大块肺栓塞(堵塞血管在50%以上)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这也可能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唯一或最早的症状,应引起重视,多数伴有低血压,右心衰竭和低氧血症。
(7)腹痛:肺栓塞有时有腹痛发作,可能与膈肌受刺激或肠缺血有关。
虽90%以上的肺栓塞患者可能有呼吸困难,但典型的肺梗死胸膜性疼痛,呼吸困难和咯血者仅占28%。
(1)一般检查:常有低热,占肺栓塞的43%,可持续一周左右,也可发生高热达38.5℃以上,发热可因肺梗死或肺出血,肺不张或附加感染等引起,也可能由血栓性静脉炎所致,因此,临床医师即使发现肺浸润阴影也不一定都是肺部炎症,要想到肺栓塞的可能,70%的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增快,≥20次/min即有诊断意义,最高可达40~50次/min,44%有窦性心动过速,19%出现发绀,这既可能因肺内分流,也可能由卵圆孔开放所引起,多汗11%,低血压虽不甚常见,但通常提示为大块肺栓塞。
(2)心脏血管系统体征:主要是急,慢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一些表现,除心率加快外,也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等,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有收缩期搏动,触及肺动脉瓣关闭性振动,53%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23%闻及喷射音或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当存在三尖瓣反流时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可出现三尖瓣收缩期杂音,随吸气增强,当右心室明显扩大,占据心尖区时,此杂音可传导到心尖区,甚至达腋中线,易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相混淆,也可听到右心性房性奔马律(24%)和室性奔马律(3%),分别反映右心顺应性下降(如右心室肥厚,扩张)和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颈静脉充盈,搏动增强,是肺栓塞十分重要的体征,也是右心功能改变的重要窗口,第2心音分裂消失或呈固定性分裂,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征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急性肺栓塞或重症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少~中等量心包积液,肺栓塞后“类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也可发生心包积液和心包摩擦音。
(3)呼吸系统体征:一侧肺叶或全肺栓塞时可出现气管移向患侧,膈肌上抬,病变部位叩诊浊音,肺野可听及哮鸣音和干湿?音(15%),也可闻及肺血管性杂音,强度不大,其特征是吸气过程杂音增强,部分患者有胸膜摩擦音,以及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除肺栓塞本身引起的心肺体征外,诱发肺栓塞的其他基础疾病的体征亦应认真检查。
有的文献认为高达90%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被认为是肺栓塞的标志(mark),因此,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十分重要,但非常遗憾的是,约半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物理检查是正常的,常见的异常所见有患肢肿胀或两下肢不对称性肿胀,两侧肢体周径相差1cm即有诊断意义,通常小腿肿胀反映?静脉有堵塞,整个下肢肿胀提示髂外静脉或股髂静脉堵塞,单纯股静脉血栓形成肢体一般不出现肿胀,伴随肿胀可自觉肢体胀痛,压痛,Homan征阳性,僵硬度增加,浅表静脉扩张,急性者皮肤潮红,发热,慢性者出现色素沉着,单纯静脉瓣功能不全不伴堵塞者仅出现静脉曲张,否则多伴有肿胀,因局部静脉堵塞引起的肢体肿胀不反映右心功能不全,但有时也可二者兼有,应仔细鉴别。
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常是非特异性的,且变化颇大,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难以区别,症状轻重虽然与栓子大小,栓塞范围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往往与原有心,肺疾病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
(一)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重度呼吸困难,心肌梗死样胸骨后疼痛,晕厥,紫绀,右心衰竭,休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及抽搐,甚至发生心脏停搏或室颤而迅速死亡。
(二)中等大小的肺栓塞:常有胸骨后疼痛及咯血,当病人原有的心,肺疾病代偿功能很差时,可以产生晕厥及高血压。
(三)肺的微栓塞:可以产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肺梗死:常有发热,轻度黄疸。
约20%~30%患者未及时或未能获诊断和治疗而死亡,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抗凝治疗,病死率可望降至8%,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应仔细搜集病史,血清LDH升高,动脉血PO2下降,PA~aO2增宽,心电图有T波和ST段改变(类似心肌梗塞图形),P波和QRS波形改变(类似急性肺心病图形),X线显示斑片状浸润,肺不张,膈肌抬高,胸腔积液,尤其是以胸膜为基底凸面朝向肺门的圆形致密阴影(Hamptom驼峰)以及扩张的肺动脉伴远端肺纹稀疏(Westermark征)等对肺栓塞的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最敏感的无创性方法,特异性虽低,但有典型的多发性,节段性或楔形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或增加,结合临床,诊断即可成立,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最特异的方法,适用于临床和核素扫描可疑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表现为血管腔充盈缺损,动脉截断或“剪枝征”,造影不能显示≤2mm直径小血管,因此多发性小栓塞常易漏诊,磁共振为肺栓塞诊断的有用的无创性技术,较大栓塞时可见明显的肺动脉充塞缺损,(图1~6)
,图1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X线征象
左下肺浸润影(后前位片)
,图2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X线征象
近胸膜面基底增宽(左侧位片)
,图3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核素
扫描通气扫描无明显异常
,图4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核素扫描
左下肺灌注扫描放射性稀疏
(二者不相匹配,提示肺栓塞)
,图5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MRI影像
MRI电影,箭头指处示肺动脉充盈缺损
,图6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
左下肺栓塞的MRI影像
MRI横断面象,示左下大片实质影中信号减低区域,提示梗塞
肺栓塞易与肺炎,胸膜炎,气胸,慢阻肺,肺肿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胆囊炎,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相混淆,需仔细鉴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