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咽异感症(梅核气)?咽异感症(梅核气)是什么意思?
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现代医学称此病为咽部异物感症,也称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球症、咽喉部阻塞感、咽球综合征和癔球综合征等。本病也叫咽部异物感症。
梅核气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多发生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或癔球。梅核气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津液不得输布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碍饮食,时轻时重,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纳呆,困倦,消瘦,妇女月经不调,舌暗,脉弦。
“梅核气”即相当于咽异感症,其病症状犹如梅核阻塞咽喉。目前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如幻觉、球塞感、蚁行感等。患者大多数为中年人,以女性多见。
咽部异物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女性更为多见。本病异常感觉是多种多样的,咽喉异物感、肿胀感、压迫感、堵塞感、干燥感、浮球感等,咳又咳不出,咽又咽不下去,症状时好时坏、时轻时重。这些症状,在咽唾液时更明显,而咽食物无影响;在精神紧张、劳累过度时加重,而心情愉快时往往减轻或消失。
产生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
一是咽部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大门,常受各种灰尘、不良气体等刺激。咽喉又有丰富的神经,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三叉神经、交感神经等。很多的神经末梢交织成网,构成神经丛。这些神经丛和食管、胃、肠、气管等远处器官相连。当这些器官发生了疾病,如胃溃疡、肠炎、气管炎等,都会产生梅核气的症状。
二是咽喉邻近器官疾病的影响,如扁桃体肥大、茎突过长或有肿瘤、鼻炎与鼻窦炎分泌物的刺激、颈椎骨质增生、牙周病等。这些疾病也会间接引起咽喉异物感。
三是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失调、消化功能障碍等,也可产生咽喉异物感。再是精神因素,也就是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而是由于心理因素产生的。
全身性因素多因迷走神经受刺激后反射性引起本玻
例如,食管憩室、贲门痉挛、早期食管癌、肺部肿瘤、心包积液、消化性溃疡及胆石症等。另外,象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变态反应、维生素缺乏、烟酒及粉尘的刺激、肠寄生虫等均可引起咽部异常感。
精神因素:前已提及。许多恐癌症也属于这一类。不同性格、气质及神经类型的人发病率不同也说明了这一点,如神经宫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思善虑性格脆弱者易患此症。
总之,引起咽部异物感的原因很多,但由肿瘤引起的比较少见。因此,咽部异感症的病人不必恐癌,而医生则应仔细为病人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梅核气的临床症状
1、咽部常有异物感,其状诉说不一,多表现为树叶粘贴感,虫爬感,痰堵感,球状物感,欲吐不出,欲咽不下,或上下移动或固定不动,部位多在口咽与胸骨上窝之间,咽无疼痛,空吞咽时异物感尤为明显,进食时反而消失,无饮食碍。
2、好发于女性。
3、多有精神,情志创伤的病史。
4、检查、鼻咽、喉咽无器质性病变,食管钡剂X线检查或食管镜检查无异常,X线检查茎突或颈椎正常。
5、多伴面部忧郁,胸闷纳差,咽部烧灼感等。
梅核气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称为梅核气,系七情郁结,痰涎凝聚,而咽喉不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1)舒肝理肺,开郁化痰法:如三花汤或消遥散加减
(2)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法,半夏厚朴汤
(3)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法,血府逐淤汤
(4)正气强身,疏肝解郁,养阴润燥相结合,正气中药配合,消遥散加减,或清热化痰除湿中药相配合。
(5)痰气交阻症的梅核气,此病与情绪波动影响大,治疗宜理气化痰,和胃利咽。用: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6)心肝郁热证的梅核气,此病伴心烦急燥,失眠多梦,胸中烦热,易怒多凝,治宜疏肝清心,解郁利咽,用:丹栀消遥散加减。
(7)阴虚气郁症的梅核气,此病伴五心烦热,胸闷不舒,头晕目眩,腰酸膝软,治宜滋阴养肝肾,理气解郁,用:一贯煎合消遥散加减。
处方:盐酸氨溴索片+金嗓利咽丸
服用方法:盐酸氨溴索片,每次60mg(两片),每日3次;金嗓利咽丸,每次60粒,每日2次。均饭后服用。
处方提示:盐酸氨溴索片主治咳痰困难、过多粘液分泌物引起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成人呼吸道综合征。其药物作用机理:①本品为粘液调节类祛痰药,可显著增加痰液分泌,降低粘液粘稠度,增加纤毛运动,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痰液易于咳出,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间接起到镇咳平喘作用。②表面活性物质可覆盖保护呼吸道上皮组织,使细菌不能直接接触呼吸道表面有利于控制继发感染。由于咽喉部粘膜层为假复层纤毛上皮,口咽和喉咽部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层有粘液腺分泌的液体用于湿润咽部粘膜。故氨溴索片能同样对咽喉部粘膜起作用,调节粘液分布,增加粘膜纤毛运动,改善修复咽喉部粘膜功能。
金嗓利咽丸的主要成分为:法半夏、胆南星、茯苓、厚朴、木蝴蝶、蝉蜕等,具有祛风化痰、升降气机之功效,辅以砂仁、神曲、槟榔、共达气机顺畅、痰去湿化之功效。金嗓利咽丸已成为较多临床医生治疗咽异感症的首选药物。
盐酸氨溴索片和金嗓利咽丸联用,对治疗咽异感症会起良好疗效。
刮痧治疗梅核气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2带(左侧)、额顶带中3分之1。
颈肩部:督脉――风府至大椎。胃经――双侧人迎至气舍。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胸部:任脉――膻中至鸠尾。
上肢:心经――双侧神门。
下肢:胃经――双侧丰拢肝经――双侧太冲。
【药物治疗参考】
1、平肝舒络丹。加味逍遥丸。
2、干姜,山栀等份研末,开水送服,每次5克,每天2至3次。
【收藏到】【打印】【把该页复制给你的好友】【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