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旋转隐斜

斜视的概念

2009-11-26 www.e2sh.com A +

斜视的概念来源:|作者:|2008-09-0216:06:36

  人的眼位可以分为正位、显斜位和隐斜位。正位就是两眼不用任何努力,眼外肌就可维持平衡,并可保持双眼合像。显斜位即两眼相对位置的不正常,也就是说一只眼使用时,另一只眼偏斜。隐斜位是一种潜在性的眼位偏斜,但能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以强制两眼球保持在正位而不显出偏斜,一旦大脑融合作用遭到阻断(如一眼被遮盖时)或失去控制(如在过度使用眼睛或精神疲劳时),眼位偏斜就会表现出来。字串7

  临床上隐斜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被检查者报告达到检查终点时,眼前残余的棱镜方向,可以分为水平隐斜(包括外隐斜和内隐斜)、垂直隐斜(包括上隐斜和下隐斜)、旋转隐斜。根据测量时视标与被检查眼之间的距离,字串6

  可以分为远距离隐斜和近距离隐斜。外隐斜是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平时可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控制,使之不出现偏斜并能保持双眼单视,一般外隐斜如超过5Δ会出现症状,但也要视患者的融合功能而定。如有人看近虽有10Δ隐斜,由于融合性辐辏好,可无症状。反之,有人看近外4Δ隐斜,属正常范围,但融合性辐辏差,反而出现视力疲劳。旋转隐斜是一眼或二眼的角膜12点钟方位有偏向鼻侧或颞侧的倾向,通过上下斜肌的平衡作用大多可保持正常眼位,但患者可因斜肌过度紧张而引起眼肌疲劳。内隐斜是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平时可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来控制,不出现斜位,并能保持双眼单视。一般内隐斜如超过9Δ可出现症状,但也要看患者的融像性聚散度,当然它们所使用的融像性聚散度类型不同。集合型聚散补偿外隐斜,发散型聚散补偿内隐斜。上隐斜是眼位有向上偏斜的倾向,平时两眼可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来控制,防止出现斜位并能保持双眼单视。一般上隐斜超过2Δ可出现症状,在隐斜患者中,上隐斜占15%~30%。字串1


上一篇:斜视在临床上分哪几类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