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旋转隐斜

隐斜视的分类与治疗

2009-11-26 www.p028.com A +

 隐斜称为潜在性偏斜。当眼球的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归,即便融合机能受到干扰而受检者的双眼仍能维持正常位置关系(双眼视轴平行),不发生偏斜,这种状态叫正位视,也就是理想的生理平衡状态。那么,理想的平衡状态一般很少见。多数眼球有偏斜趋势,但由于有正常融合机能的控制而仍能维持双眼单视,不显露偏斜。融合机能一旦受到干扰,就会出现偏斜,

  隐斜的分类

  1、内隐斜偏斜眼有内转趋势者

  2、外隐斜偏斜眼有外转趋势者

  3、上隐斜偏斜眼有上转趋势者

  4、下隐斜偏斜眼有下转趋势者

  5、旋转隐斜分正、负或内、外两种。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颞侧倾斜者为外旋转隐斜或正旋转隐斜;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向鼻侧倾斜者称为内旋转隐斜或负负旋转隐斜。

  6、不等隐斜注视的主向不同,隐斜的程度也不同。

  7、有时可有一个方向以上的偏斜,例如同时既有向内又有向上的偏斜趋势,则称为内上隐斜。

  内隐斜(esophoria)是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平时可用矫正性融合反射来控制,不出现斜位,并能保持双眼单视。一般内隐斜如超过9△可出现症状,但也要看患者的融合功能而定。

  内隐斜治疗措施

  1.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应充分矫正以减轻调节力和辐辏,散光或屈光参差者也应矫正,以提高视力。近视者应在低度矫正下求得较好的视力,因视力的提高也可促进双眼视功能及融合反射,对治疗内隐斜也可起到作用。

  2.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看远内隐斜大于近者时,做双眼外直肌缩短,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者时,行双眼内直肌后徙,内直肌每退后1mm大致可矫正4~6△,波动范围2△,外直肌缩短1mm大致矫正3~4△,波动范围2△。

·引起斜视的原因及危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