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病的基础上,原无心脏病者也可发生。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病毒。主要表现为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盗汗、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可出现血管栓塞现象,青壮年患者较多。草绿色链球菌是该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但近年来已明显减少,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革蓝氏阴性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
[症状体症]1.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拔牙或器械检查史。2.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关节痛。3.可产生脑、肾、脾、皮肤、粘膜等栓塞现象。4.原有心脏杂音改变性质,可出现新杂音,易产生顽固性心力衰竭。
[诊断依据]1.不规则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2.肝脾肿大,脑、肾、脾、皮肤、粘膜可产生栓塞。3.杵状指(趾)、关节痛。4.血培养可获阳性病原体。5.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
[治疗原则]1.早期,大量用杀菌抗生素。2.用药疗程要长,一般要六周以上。3.支援疗法。
[专家提示]较长时间不规则发热应想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及时找心血管内科医师诊治。该病大多数病人经早期、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可获痊愈。少数病人需行瓣膜置换术。如有心瓣膜病或心血管畸形者,应增强体质、注意卫生。及时清除感染源,在施行各种器械,检查或手术前应预防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