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咽肌痉挛

2009-11-26 www.cnic.ac.cn A +

信息编号188451至188500间共50条。
188451:咽肌痉挛
【概述】又名腭部肌阵挛,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为软腭或咽缩肌的不随意而有节律地收缩运动,可局限于一处,或在几个部位同时发生,多为双侧对称性。【诊断】根据病人诉说的症状及检查咽喉部可看到某种肌肉阵挛,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血管病变的搏动及其他神经病变相鉴别。【治疗措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针刺廉泉、天鼎、人迎、太冲、合谷等穴位有一定效果。此外可试用镇静剂、暗示治疗、乳突部电疗、催眠等方法...查看详细(1022字节)

188452:咽肌麻痹
【概述】咽部肌肉主要受咽丛而来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支配,以软腭瘫痪常见,发生原因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二类。中枢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延髓病变,如延髓瘫痪、假性延髓瘫痪、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脑炎、听神经瘤侵及延髓、延髓空洞症等。周围性麻痹则以多发性神经炎多见,其他如感染、颈静脉孔综合征、肉毒杆菌中毒、重症肌无力、皮肌炎及颅底病变(外伤、肿瘤)压迫第Ⅳ、Ⅴ、Ⅵ脑神经而引起。【治疗措施】针对病因治疗...查看详细(1030字节)
188453:咽部灼伤
【概述】咽部为吞咽和呼吸的必经之路,咽部灼伤多同时累及喉,进入食管则出现食管灼伤,除局部症状外,还可引起全身复杂的病理变化和中毒症状,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口腔、咽喉检查诊断多无困难。小儿咽喉烫伤有时病史不详,容易误诊,在诊断上应与咽喉部挫伤、白喉、喉气管异物、急性喉梗阻等相鉴别。呼吸道灼伤死亡率很高,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密切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查看详细(4641字节)

188454:急性鼻咽炎
【概述】急性鼻咽炎(acutenasopharyngitis)是全鼻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咽扁桃体。在成人与较大儿童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诊断】成人及较大儿童患者,其局部症状明显,并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下易窥见鼻咽部的病变情况,故不难诊断。但婴幼儿患者,起病急,往往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常被误诊为急性传染病。因此,婴幼儿出现上述全身症状...查看详细(1657字节)
188455:急性单纯性咽炎
【概述】急性单纯性咽炎(acutesimplepharyngitis)为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亦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于某一部分,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咽部检查所见,此病易诊断。但应注意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或并发症状相区别,尤其是小儿更为重要。此外,尚需与血液病性咽峡炎相鉴别。此病情之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若为毒力强的细菌感染...查看详细(2190字节)

188456:慢性咽炎
【概述】慢性鼻咽炎(Chronicnasopharyngitis)是一种病程发展缓慢的慢性炎症,常与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并存,如鼻窦炎、腺样体残留或潴留脓肿、咽囊炎等,可能使鼻咽部长期受到刺激以致发炎。另外,与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或症状,如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失调、风湿性关节炎、长期低热、头痛、头晕、口臭及嗅觉不灵等密切相关,当慢性鼻咽炎治愈后,某些疾病或症状可明显好转或获痊愈。【诊断】因病程发展缓慢...查看详细(1062字节)
188458:慢性扁桃体炎
【概述】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tonsillitis)多由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诊断】应根据病史,结合上述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而不应以单纯扁桃体的大小为依据,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扁桃体在不断缩小,慢性扁桃体炎分为三种类型,即增生型、纤维型和隐窝型...查看详细(3769字节)
188459:病毒性咽炎
【概述】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也可发生于角膜及外生殖器。【治疗措施】1.常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1%双氧水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龙胆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3.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服用土霉素、麦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查看详细(2086字节)

188460:咽扁桃体肥大
【概述】咽扁桃体肥大又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vegetation)。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儿童期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和体质因素等亦可诱发。本病虽为儿童疾病,但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却有较深远的影响。【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症易于诊断。通过小儿型纤维鼻咽镜检查及X线鼻咽侧位摄片或CT检查...查看详细(2002字节/1图片)
188461:咽囊炎
【概述】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瘘或鼻咽囊肿。因Thornwaldt于1885年首次报告此病,故又称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脓即形成咽囊炎。咽囊脓肿自行破裂可形成脓性瘘管。【治疗措施】咽囊较小者可穿刺抽脓后用10%~2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烧灼破坏咽囊粘膜,以防感染复发。咽囊大者可将软腭拉开或切开,显露咽囊,用细长剪剪除咽囊前壁...查看详细(779字节)
188462:急性舌扁桃体炎
【概述】急性舌扁桃体炎(acutelingualtonsillitis)为舌根部淋巴组织团块急性发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其病因及发因素与急性扁桃炎同。【治疗措施】同急性咽扁桃全炎处理原则。注意口腔卫生,全身用足量抗生素,有脓肿者可以切开引流。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若反复急性发作,待控制炎症后,可考虑行舌扁桃体切除术。【临床表现】初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查看详细(727字节)
188463:链球菌性咽炎
【概述】链球菌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流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少年儿童易患病,而1周岁以内及50岁以上者很少发病。此病不仅咽部有急性炎症表现,且对整个机体和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诊断】本病起病急,全身及咽部症状较重,体温多在38~40℃,血液检验: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著。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此病较容易。但应注意并发症的诊断及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相鉴别...查看详细(4345字节)

188464:慢性单纯性咽炎
【概述】慢性单纯性咽炎(simplechronicpharyngitis)为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邻近器官病灶刺激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气管炎等引起。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亦为常见病因。此病常为上呼吸道性炎症的一部分,并与某些全身性病症如贫血、糖尿病、便秘、心脏病、肾炎、肝硬化等引起局部末梢循环障碍有关。【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局部检查...查看详细(1242字节)
188465:慢性舌扁桃体炎
【概述】慢性舌扁桃体炎(chroniclingualtonsilitis)或称舌扁桃体肥大,多由急性舌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多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烟酒过度,好吃刺激性食物及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同时存在,在扁桃体切除术后,舌扁桃体也可能发生代偿性肥大。本病多发生在成年人,儿童少见。【治疗措施】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呼吸道的炎性病灶,如慢性咽炎及慢性扁桃体炎、戒烟酒、少用刺激性食物、治理环境污染等...查看详细(1050字节)
188466:萎缩性咽炎
【概述】萎缩性咽炎(atrophicpharyngitis)常继发于萎缩性鼻炎,病因不明。主要病理变化为咽部腺体和粘膜萎缩。初起为粘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粘稠。继因粘膜下层为炎症所累,逐渐发生机化与收缩,压迫粘液腺及血管,妨碍腺体分泌及营养供给,致使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其病情长且不易治愈。【治疗措施】给予适当用药,可控制病情发展。常服维生素A、B2、C、E,能促使粘膜上皮生长;涂用2%碘甘油...查看详细(707字节)
188467:扁桃体周围脓肿
【概述】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abscess)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又名脓性蜂窝组织炎性咽峡炎,中医称为“喉痈”。多见于青壮年。【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通常根据下列各点,可判定脓肿已形成:发病4~5天后,张口受限,局部隆起明显,触痛点局限。必要时可在软腭隆起的最高处穿刺抽脓,以明确诊断。【治疗措施】1.脓肿未形成前的治疗同急性扁桃体炎...查看详细(3755字节/2图片)

188468:咽旁脓肿
【概述】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abscess)为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组织炎发展而成脓肿。其感染途径较多,如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牙齿、腮腺以及鼻部、咽部所属淋巴结等处的急性炎症,均可蔓延至咽旁隙中。尤其在儿童,这些部位是发生感染的常见部位,故咽旁隙头、颈部最易受感染的间隙之一。【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如可以颈部肿胀处穿刺抽脓;B超检查可以探及液平面;X线颈部摄片...查看详细(2236字节)
188469:咽后脓肿
【概述】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abscess),发生于咽后间隙中,多因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引起,分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见于儿童。慢性者少见,多系颈椎结核形成脓肿,又称冷脓肿。本节论述急性化脓性咽后脓肿。【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穿刺抽脓,咽后脓肿诊断不甚困难。颈侧位X线片可见咽后壁前移和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或显示有积水面,有助于诊断。【治疗措施】1.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认...查看详细(2861字节)
188473:咽部异感症
【概述】咽异感症中国医学称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此病的记载,其病症状犹如梅核阻塞咽喉。目前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如幻觉、球塞感、蚁行感等,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患者大多数为中年人,以女性较多见,因为咽喉部异物感,怀疑肿瘤就医者不在少数。在某些肿瘤的早期,如环后癌、食道上段癌,可有咽喉部异物感的症状,如对其缺乏警惕性,容易误诊。因此,诊断咽异感应详细检查...查看详细(4801字节)
188474:腭咽闭合不全
【概述】腭咽闭合不全是由软腭或咽壁病变使腭咽不能正常闭合而出现的发音和吞咽障碍。【治疗措施】寻找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软腭活动训练、语言训练可增加软腭的运动,对轻症患者有效。疤痕明显或缺失较多,症状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如软腭延长术、咽壁成形术、腭咽成形术等。咽壁成形术对于不太严重的病例,可在咽后壁做横行切开,,钝性分离,然后进行纵行缝合。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可在咽后壁肌肉下层填入筋膜、软骨、骨、塑料等物质垫高咽壁...查看详细(1758字节/2图片)

188475:口咽部粘连
【概述】口咽部粘连是在软腭、咽弓与舌根部之间因疤痕组织粘连而引起,最常见的粘连是舌根与咽弓粘连,病因与鼻咽粘连相似。常发生于扁桃体手术后。【诊断】诊断多不困难,一般有手术损伤的病史。【治疗措施】粘连较轻者可反复伸舌或手指压舌,以松弛疤痕。严重者可行粘连分离术或成形术。【临床表现】粘连程度不同症状不一,有时咽部有拉紧感,吞咽时明显...查看详细(506字节)
188476:粒性白细胞缺乏性咽峡炎
【概述】粒性白细胞缺乏症为全身性疾病。本病常并发咽溃疡性病变,称之为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诊断】根据粒细胞减少症的全身性疾病病史及有关化验检查结果,结合局部症状及咽部病变的特征,即可确诊。【治疗措施】主要在全身治疗,促进粒细胞生长;同时要去除致病因素;应重视支持疗法和控制感染。咽部及口腔可用1%双氧水或复方硼酸液漱口。【病因学】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查看详细(969字节)
188477:腮腺隙感染
【概述】由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如咽旁脓肿以及局部损伤继发感染等,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炎症扩散,可导致本病。【诊断】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不困难,穿刺抽脓可协助诊断。【治疗措施】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局部热敷、理疗或涂消炎膏,如鱼石脂膏,使炎症吸收或局限。一旦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引流的切口做在腮腺肿胀的最突起处...查看详细(832字节)
188478:咽部结核
【概述】咽部病(tubtroulosis)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各个器官可受累及,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咽结核多为肺结核病人痰中结核杆菌接触损伤的咽部粘膜而发病,或由喉结核向上蔓延而来,也可发生于结核杆菌的血行播散。单独的咽结核较喉结核为少。咽结核常因疼痛、吞咽困难,造成极度营养不良。【诊断】活检可确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有关化验检查,可以找出原发病灶。【治疗措施】全身抗痨治疗最为重要...查看详细(1501字节)
188479:咽部狼疮
【概述】咽部狼疮多继发于面部和鼻部。致病菌为毒力低的结核杆菌。【诊断】咽狼疮与其他部位的狼疮相同,以隐袭起病和无痛发展为其特点。当面部或鼻部发生狼疮,而咽部又有典型的苹果酱样结节发生时,诊断容易,但仍需通过活检方可确诊。本病需与咽结核及三期梅毒相鉴别。【治疗措施】以全身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水杨酸等。改善营养,给予各种维生素及钙剂...查看详细(1088字节)
188480:咽部麻风
【概述】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为主,亦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本病不胎传,也不遗传。【诊断】根据麻风病接触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损害,病变都位分泌物或活检,找到麻风杆菌即可确诊。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治疗措施】全身抗麻风治疗为主...查看详细(897字节)
188481:咽部异物
【概述】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易被发现和取出,如处理不当,常延误病情,发生严重并发病。较大异物或外伤较重者可致咽部损伤。【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和分析症状可以初步诊断。大多数病人有异物咽下史并在查体时发现异物,部分病人开始有有刺痛,检查时未见异物,可能是粘膜擦伤所致,此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对于疼痛部位不定,总觉咽部有异物存留,发生数日后来就诊者,应注意与咽异感症或慢性咽炎相鉴别...查看详细(2530字节)
188482:咽部硬结病
【概述】硬结病(sclerom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常先发生于鼻部,缓慢向上唇、鼻咽、腭部、咽、喉、气管、鼻窦、鼻泪管等处发展。病变一般不侵犯淋巴结或转移他处。因鼻部有病变者占98%以上,故本病又称呼道硬结病或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少数病例可原发于咽、喉或气管而不累及鼻部。硬结病为一散发性地方流行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国内经大量资料统计分析,除台湾、西藏二地未收集外,各省市均有本病发生...查看详细(2846字节)
188483:白血病性咽峡炎
【概述】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一种恶性疾病。多数病人早期常有咽部病变,表现为扁桃体和咽峡部溃疡坏死,称之为白血病性咽峡炎。【诊断】起病急骤,有白血病症状、体征及病史。咽部典型的组织坏死性表现以及备注检查见白细胞剧增,有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这些变化在骨髓象中更为明显。咽部恶性肉芽肿通常发病缓慢,早期全身情况好,咽部溃烂,但疼痛不明显,坏死部位多在中线位,可资鉴别。【治疗措施】以全身性治疗为主...查看详细(1124字节)
188484:奋森咽峡炎
【概述】奋森咽峡炎(Vincent'sangina)是一种溃疡膜性炎症,由厌氧梭形杆菌及螺旋体共同寄生而引起。这种病原体虽在健康人的口腔中存在,但不致病,仅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胃肠道疾病、药物中毒或忽略口腔卫生等,方可诱发本病。【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咽部检查,咽拭涂片中如找到梭形杆菌及奋森螺旋体,即可确诊。应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咽白喉、血液病源性咽峡炎相鉴别...查看详细(1102字节)

188485:悬雍垂过长症
【概述】悬雍垂过长症(enlongateduvula)是由于鼻窦、鼻咽、口咽、扁桃体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悬雍垂发炎,使其肌肉组织变性,粘膜水肿向下伸展,引起悬雍垂变细和增长。此外,发育异常也为病因之一。正常的悬雍垂与舌面不接触,如与舌面接触且有症状者,称之为悬雍垂过长症。【治疗措施】宜治疗鼻咽及咽部慢性炎症,戒除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症状明显者可部分切除悬雍垂,但不可切除过多...查看详细(732字节)
188486:鼻咽血管纤维瘤
【概述】鼻咽纤维瘤血管瘤常发生于10~25岁男性青年,与一般纤维瘤不同,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能较好地反映本病的特征。一般在25岁以后可能停止生长。【诊断】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性别、年龄,对典型病人多能诊断。由于此瘤极易出血,一般不做活检。X线片及CT对肿瘤大小、扩展方向和范围,有一定诊断价值。国外学者根据CT待检查提出放射影象学分期:Ⅰ期...查看详细(2874字节)
188487:鼻咽癌
【概述】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如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更高。据报道,居住在广东省中部以及操广东地方语的男性,其发病率为30/10万~50/10万。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2/10万~3/10万。【诊断】除注意以上临床表现外,应做如下检查:(一)前鼻孔镜检查鼻粘膜收敛后...查看详细(15389字节)
188489:鼻咽肉瘤
【概述】鼻咽肉瘤远比鼻咽癌少见。据统计我国鼻咽癌与肉瘤之比为99~211∶1不等,在低发地区的国外其比例则为3~9∶1不等。【诊断】鼻咽肉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鼻咽镜检查,最后靠活检明确诊断。鼻咽肉瘤较少引起颅底骨质破坏。淋巴肉瘤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很高,多为两侧颈淋巴转移,质地较软,可累及颈深淋巴结的各组。【治疗措施】鼻咽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敏感...查看详细(900字节)
188490:咽部混合瘤
【概述】咽部混合瘤起于小涎腺的上皮,之所以称为混合瘤是起初对此瘤结构的多样化认识不清,误以为其来源于两个胚层组织,现认为肿瘤各种成分均来源于腺上皮,故称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习用已久,故仍采用。混合瘤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次之,腭部占第三位,咽部不见。可发于任何年龄。【诊断】根据症状与体征,可诊断为本病,确诊需病理诊断。【治疗措施】本病为良性肿瘤...查看详细(884字节)
188491:咽部脊索瘤
【概述】脊索瘤来自胚胎脊索的残余,退化的脊索通常都嵌入蝶骨和枕骨内,但部分可向腹侧折入咽壁,其与咽部上皮融合处的细胞有迅速增长的潜力,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可形成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病理见肿瘤由典型的空泡细胞和粘液基质所组成,其特点为分叶结构,细胞呈不规则条索状、团块状或假腺泡状生长,并可形成巨大空泡的合体细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诊断】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查看详细(994字节)
188492:咽部神经鞘膜瘤
【概述】咽部神经鞘膜瘤,病理上可分为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两种,均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相似。【诊断】根据肿瘤生长缓慢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应考虑有神经鞘膜瘤的可能,术后病理可确诊。应注意与神经纤维瘤病、良性混合瘤、畸胎瘤及恶性肿瘤相鉴别。【治疗措施】以手术切除为主,较小的肿瘤可经咽部进行,较大肿瘤可行颈部途径或与咽部途径联合摘除。【病理改变】咽部神经鞘膜瘤系发于外周颅神经、交感神经及其分支的肿瘤...查看详细(1358字节)
188493:咽部乳头状瘤
【概述】乳头状瘤为咽部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系皮肤或粘膜上皮及其下结缔组织向表面呈乳头状突起所形成。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团块,中心有疏松而富有脉管的结缔组织。多为扁平细胞型乳头状瘤。【诊断】根据肿瘤的部位与特殊外观,诊断不难,确诊需经病理检查。【治疗措施】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病情,在表面麻醉下切除、钳除、剪除或用激光、电灼、冷冻去除...查看详细(840字节)
188494:咽畸胎瘤
【概述】畸胎瘤为发源于胚胎多胚层组织的肿瘤,发生于咽部者少见,且多位于鼻咽部,女性多于男性,为良性肿瘤。【诊断】较大肿瘤易于诊断,小的肿瘤及位于鼻咽部者诊断较难,可行鼻咽触诊、颅底X片、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依据病理结果。【治疗措施】应手术切除,带蒂肿瘤切除较易;基底广泛的鼻咽部肿瘤、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可暂缓手术,症状明显者可行咽侧切开。【病理改变】病因未明...查看详细(1435字节)
188495:先天性喉喘鸣
【概述】婴幼儿因喉部组织软弱松弛、吸气时候组织塌陷、喉腔变小所引起的喉鸣,称为先天性喉鸣,亦称喉软骨软化。常发生于出生后不久,随着年龄稍大,喉软骨逐渐发育,喉鸣也逐渐消失。【诊断】根据出生后不久即有喉鸣史,无呼吸道异物或其他疾患的病史和体征。喉侧位X片正常,哭声响亮和吞咽良好,一般不需做直接喉镜检查即可作出诊断。直接喉镜检查时可见会厌软骨长而尖,两则向后卷曲,互相接触;或会厌大而软...查看详细(1531字节)
188496:先天性喉蹼
【概述】在喉腔间有一先天性膜状物,名为先天性喉蹼,大者可占喉腔之大部称为喉隔。其发生原因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当胚胎30mm时,原声门杓间的封闭上皮开始吸收,重新建立管道,若吸收不全,则可形成声门处先天性喉蹼。喉蹼之厚薄不一,为结缔组织,有少数毛细胞血管、覆有喉部粘膜上皮层。喉蹼分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三型,以发生于声门区者多见,发生于声门上、下及喉后部者极少。【诊断】新生儿和婴幼儿必须用直接喉镜检查诊断...查看详细(1606字节)
188498:先天性喉裂
【概述】喉发育不良,有一裂隙存在,名为先天性喉裂,多发生于喉后部。喉裂的程度不同,轻者仅在两侧杓状软骨间有一裂,重者则整个喉后部,甚至气管上端都完全裂开。其发生原因尚不明确。【诊断】诊断较困难,特别是在伴有其他畸形如腭裂、气管食管瘘时,不易想到喉裂的存在。所以对有喉鸣、吞咽困难或进食呛咳的患儿,无论有无其他畸形,行直接喉镜检查时,应注意杓状软骨间的情况,仔细检查喉后部是否有裂隙存在...查看详细(760字节)
188499:先天性喉闭锁
【概述】在胚胎期因喉发育过程受阻,喉腔未形成,出生时喉腔闭锁不能通气,称为先天性喉闭锁。有膜性或软骨性两种,无论任何闭锁,在喉后部常有一小孔,名为咽气管导管。【诊断】患儿出生后虽无呼吸,但有明显呼吸动作,此可与休克、脑出血等所致这呼吸,但有明显呼吸动作,此可与休克、脑出血等所致之呼吸暂停相鉴别;出生时患儿颜色正常,于结扎脐带后不久始出现发绀,可与心脏性发绀相鉴别。无哭音和喉鸣可与其他喉或气管异常相鉴别...查看详细(792字节)
188500:先天性声带发育不良
【概述】新生儿如声带发育不良或缺如,而喉室带活动或发育过度而代替声带发音者,又称新生儿喉室带发音困难。【诊断】在无麻醉下用婴儿型前联合镜将会厌挑起,可见两侧喉室带互相接近,看不见声带。以镜之尖端将两侧喉室带拨开,则见声带发育不全,不对称或完全缺如,有的声带看似正常,但内收、外展皆不良。【治疗措施】应尽量使患儿不哭,避免大喊大叫。引导患儿用低声说话。在儿童期若能及早矫正发音习惯...查看详细(742字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