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眼外肌病及弱视

屈光和眼外肌病(页 1)

2009-11-26 www.zuo1.com A +

Flumazenil发表于2007-7-321:47

屈光和眼外肌病屈光不正
总论
【诊断】
1.病史询问:视力减退发生的时间,有无伴随症状,有无验光配镜史,戴镜情况怎样,有无屈光不正家族史。
2.检查:
(1)视力检查:应检查远视力、针孔视力、近视力,已配镜者查戴镜视力。
(2)眼部常规检查;了解有无屈光间质异常及眼底异常。
(3)屈光检查:成人可采用小瞳自觉验光,若小瞳验光不满意,在眼压正常情况下可使用复方托品酰胺快速散瞳验光,以了解屈光状态;15岁以上青少年,初次配镜原则上应使用复方托品酰胺快速散瞳验光;15岁以下者,应使用1%阿托品眼膏连续散瞳3天后验光。
(4)特殊检查:A超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计测定角膜曲率半径,依需要进行。
【治疗】
1.对眼屈光间质的病变而暂时影响屈光变化者,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等,应先治疗原发眼病。
2.经检查确诊属屈光不正性改变者,可依据屈光检查的结果配戴合适的眼镜,或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个人需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或手术治疗屈光不正。
3.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应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及矫正视力,并每半年或1年重新验1次光,依据屈光状态的变化随时调整眼镜度数。
4.在戴镜的基础上,可使用有效药物局部滴用或口服配合治疗。

近视眼
【诊断】
1.了解病史、戴镜史与家族史。
2.检查:
(1)视力: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针孔视力有提高。
(2)眼位检查:了解有无眼位的异常。
(3)眼底检查:有无近视的眼底改变,尤其视盘、黄斑区及眼底周边部的改变。
(4)屈光检查:15岁以下者应1%阿托品眼膏连用3天后检影验光,3周后复光;15岁以上者可使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验光,第二天复光;成人或15岁以上单纯低度近视复查者,可用小瞳验光或电脑验光。
(5)高度近视者应做角膜曲率测定及A超测定眼轴长度。
【治疗】
配镜仍然是治疗近视眼最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1.配镜原则:选择凹透镜矫正。
(1)正常眼位,一般以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为镜片选择标准。
(2)有外斜视或隐外斜者,应给足矫或选择较高度数镜片。
(3)有内斜者,应选择较低度数镜片,若矫正视力正常,在戴镜的基础上,应手术矫正内斜视。
2.隐形眼镜:成人在没有眼部的其他病变时,依职业特点,个人爱好可选择配戴隐形眼镜,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不宜戴隐形眼镜。
3.手术治疗:
(1)18岁以上,屈光度稳定2年以上并不愿戴框架眼镜者可选择角膜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表面角膜镜片术等。
(2)对先天性变性高度近视可采用后巩膜加固术。
4.高度近视:对初次配镜者,可先给予低度矫正,以后再逐步增加眼镜度数直至最好矫正视力。并应定期详查眼底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应尽快手术治疗。
远视眼
【诊断】
1.远近视力均不同程度减退。
2.易产生调节性视疲劳及内斜视。
3.眼轴短,角膜扁平,眼底视盘小,暗红,边缘欠清晰,常呈现假性视乳头炎改变。
4.在外伤晶体脱失和术后无晶体眼会呈现高度远视状态。
【治疗】
1.应充分散瞳验光,选择最好视力的最高度数的凸透镜矫正。
2.远视合并内斜时,应给予足矫或过矫。
3.7岁以下儿童,裸眼视力正常,轻度远视不必戴镜矫正,若裸眼视力低下,或伴有内斜视、弱视则应戴镜并定期观察,同时行弱视治疗。
4.成年人远视,轻度可不必戴镜,若出现视疲劳或视力下降,可给予可接受度数,以提高视力,改善视疲劳症状。
5.儿童配戴远视镜应每年散瞳验光一次,调整镜片度数,以免长期戴高度数眼镜,限制眼球发育。

散光眼
【诊断】
1.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针孔镜可提高视力。
2.近距离工作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3.检影验光两相互垂直的主径线屈光状态或屈光度不同。
4.用散光表或角膜计检查可测定散光状态。
5.眼底视盘呈椭圆形,黄斑光点散乱。
【治疗】
1.需散瞳检影验光,以圆柱镜矫正。
2.如视力不降低,又无视疲劳或视觉干扰症状发生,轻度散光不需矫正。
3.屈光矫正中要从配镜的实际效果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去选择镜片,不能单从光学理论上去努力。
4.高度散光可先使用较低度散光镜片,待适应后再增加度数,或用“等效球镜度”法进行矫正。
可选择性施表面角膜镜片或角膜散光矫正术。



屈光参差
【诊断】
1.两眼的屈光度数不相对称则为屈光参差。而屈光度相差在2.00D以上为病理
性改变。
2.易产生单眼视力降低及产生视疲劳症状。
3.易发生弱视、知觉性斜视及立体视功能不全或无双眼单视。
4.ERG、VEP检查可有异常改变。
【治疗】
1.一般以双眼相差3D为界限,屈光参差过高时,度数低眼应全矫正,而度数高眼则矫正至可耐受的程度。
2.对有屈光参差的学龄前儿童,因其耐受性强,两眼可完全矫正或接近全矫正,才可防治屈光参差性弱视。
3.对有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儿童,在戴镜矫正的基础上,应再进行弱视治疗。
4.高屈光参差可配戴角膜接触镜或行角膜屈光手术。
无晶体眼所致屈光参差,可施行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视眼
【诊断】
1.40岁以上,远视力或矫正视力好而近视力差。
2.首先近距离阅读,工作易出现视疲劳,继而出现近距离阅读和工作困难,尤其在夜间和光线不足时。
3.近视眼在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时需摘掉近视眼镜。
【治疗】
1.配戴老视眼镜,借凸透镜的力量代替调节。
2.老视眼的矫正,须以每个人的调节力量为基础,根据所测近点距离配用近用眼镜,同时需保留一定的剩余调节力。
计算公式:X=1/近点距离(cm)-1/最清晰点距离(cm)
3.原有屈光不正者,配近用镜片时,在原有屈光度上加凸球镜片,远视者度数相加,近视者度数相减,近用瞳距为实际所测瞳孔距离。
4.一般应每隔3~5年调整一次眼镜度数。

页:[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