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2009-11-25 news.xinhuanet.com A +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有关,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多见于未婚、少产、肥胖及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妇女。其危险因素有:1、肥胖。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2、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3、高血压。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4、月经失调。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5、初潮早与绝经迟。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6、孕产次数。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7、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8、卵巢肿瘤。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外源性雌激素。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1、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2、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3、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触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等全身衰竭表现。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