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足菌肿

足菌肿,什么是足菌肿,足菌肿怎么治疗,足菌肿症状,玖玖健康网

2009-11-25 jb.9939.com A +

疾病:化学检查

  【临床表现】  随病原菌菌种。发病部位和病期及机体情况而异。但基本特点一致。病原菌通过破损处侵入皮肤。引起丘疹。脓疱或结节。不断扩大。随后结节软化。破溃。流出带有不同颜色的颗粒。常见损害一边愈合结疤。一边向外围扩散。重复结节。化脓和纤维化的过程。日久有瘘管形成。淋巴管阻塞。骨质破坏。筋腱收缩。纤维增生。以致病足缩短增厚。从结节到瘘管形成。一般需1年左右。缩短增生则需5年。10年不等。有继发感染者。附近淋巴结可肿大。但不痛。足菌肿好发足部。通常为单侧。据墨西哥35例和苏丹211例分析。发生于足部者分别占33.4%和79.6%;小腿为26.9%和9%;手2.3%和6.6%;臀部2.6%和14%;臂8.6%和1.9%;颈2.3%和0.9%;腹壁1.7%和0.5%;其它还可发生于膝。股。胸壁等处;但很少转移。个别病原菌(如奴卡菌)由于菌体小。可能通过血循环扩散至肺或其它部位。主观感觉除痛或局部不适外。无全身性症状。  【实验检查】  诊断足菌肿的关键是真菌检查。首先是找寻颗粒。由于脓液很少。有时不到1ml。加上颗粒又小。因此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存在继发感染时。找不到颗粒。则检查常为阴性。一般初起损害。特别是尚未破溃。又无继发感染时。容易找到。将颗粒置玻片上。加1滴10%氢氧化钾液或生理盐水。覆上盖玻片。既不压。也不加热。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排列成肾形或其它形状的真菌。通常外围菌鞘。有时颗粒与脓细胞难以区别。但真正颗粒用接种棒压之不碎。加氢氧化钾不溶。如损害已破溃。又有继发感染。脓液又少。找寻颗粒比较困难。可用无菌纱布条塞入瘘管。隔日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纱布条。随后颗粒沉入瓶底。颗粒少时。颜色不显。如颗粒多。则黄。白。红。黑很易区别。取颗粒再接种到沙保氏琼脂或其他特别培养基。待生长后。鉴定菌种。如疑为放线菌性。则培养基内不宜加抗生素。  【病理说明】  皮肤和皮下组织显示具瘘管的化脓性肉芽肿。可见典型颗粒。少数病例还可表现退行性肌炎。淋巴管炎。骨膜炎。骨质溶解和骨纤维变性等变化。  【诊断说明】  足菌肿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有诊断价值。但必须配合真菌检查。以确定疾病性质并提供治疗依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