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冠心病

心电图、心超未必能发现冠心病

2009-11-06 携手健康 A +

  心超及心电图可以发现冠心病吗?晚报电话医生、苏大附一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叶文学提醒读者,即便心超和心电图都是正常的,也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

  问题点击

  读者:我家人43岁,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时会感觉胸骨后刺痛,检查心超和心电图均正常,请问她会是冠心病吗?

  叶文学:冠心病一般多见于“三高”人群,但也有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得冠心病的情况。心超和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部分冠心病发作缓解后,心电图也会没有明显改变;心超只能说明心脏的结构功能情况,但无法检查冠状动脉有无狭窄。你可以去医院预约冠脉64排CT检查,初步筛选有无冠脉狭窄,必要时再做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如果没有狭窄,且排除胸部其它病变后,只需对症进行止痛处理。

  读者:我今年43岁,有十年风湿性关节炎,最近体检发现有心脏瓣膜钙化、血沉偏高情况。请问瓣膜钙化是什么病,我该如何治疗?

  叶文学: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脏病种,常见于女性,风湿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组织,最常见的是关节和心脏瓣膜,从而造成相应的器官功能受损。心脏瓣膜长期受风湿炎症侵犯,可以造成瓣膜硬化,严重时会像石头那样发生钙化,进而影响瓣膜的正常开闭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心功能不全。所以,风湿有活动、血沉快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风湿,如果病变后期造成瓣膜功能中重度受损,则只能通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

  读者:我老父亲今年76岁,平时有气喘病、房颤病,目前冠心病第二次发作,正在住院,请问应该选择介入支架还是搭桥手术治疗?

  叶文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病。选择何种方式治疗,取决于患者冠心病病变程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的综合判断。高龄合并呼吸道疾病确实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存在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不管介入还是手术,情况允许下,均应先治疗基础疾病,至少要达到控制满意的程度,为治疗冠心病扫清障碍。在全身情况理想的状况下,仍应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来判断是该介入还是手术。简单来说,病变较轻者,可以首先考虑积极的药物保守治疗;病变程度中等者,可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病变严重已不适宜介入治疗者,考虑手术治疗。像你父亲的情况,如果一年中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如冠脉造影病变很明确,估计介入治疗效果有困难,则只能考虑手术治疗;如果肺部疾病严重,一般状况较差,则适宜采纳介入治疗。虽然介入对冠脉狭窄问题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避免了手术风险,只要比药物治疗疗效好,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案。不管是介入还是手术治疗,关键还是看较之药物治疗,能否更能延长患者的寿命并降低死亡率。当然,最好要找有经验的专科医师,综合具体情况来判断比较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