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腮腺区肿大的预防保健

2009-08-18 39健康网 A +

  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知识。特别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基层网络的村级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相关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及时发现可疑疫情,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力争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计划地安排腮腺炎疫苗或麻风腮疫苗的接种(包括成人),尤其对幼儿园新入园的儿童,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

  腮腺起源于靠近上、下颌突分叉的外胚层上皮,在相当于以后腮腺导管开口处的颊部,上皮向外生长,再转向背侧,到达下颌支和嚼肌的表面,再向内进人颌后窝。在发育过程中,腮腺和淋巴组织有密切关系。在腮腺发育的同时,颈部和腮腺中的淋巴结也发生。原始腮腺组织周围就有淋巴浸润。因此腮腺组织内可有淋巴结,亦可见腮腺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同时,颈部淋巴结亦可包含有涎腺组织。故在腮腺内可见到淋巴组织病变,如腺淋巴瘤等。合格伦综合征时,颈部淋巴结也可肿大。

  腮腺通过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冠相对的颊激膜,与口腔相通。在高热、进食困难等致脱水可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缺乏机械冲洗,抗菌能力降低,在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细菌经腮腺导管上行,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年轻患者智齿萌出时,有导管口激膜咬伤,原痕愈合后,引起导管狭窄。年老患者由于不良义齿也可致导管口处颊猪膜损伤形成瘢痕而狭窄。另外,外伤、异物、结石及导管弥漫性炎症致涎液流出不畅,逆行性感染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