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中医分型与某些免疫学指标的关系,从而为DN的中医药辨证治的提供客观依据,我们进行了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与部分免疫指标的关系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35例,均为我院1995年12月~1997年12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9.0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1.8年。以上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Ⅰ)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伴有感染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中医辨证分型 对症见口渴便秘,自汗气短,五心烦热,面色晦暗,舌红少津而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弦者,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Ⅰ型);对症见面色白 光白,精神萎糜,嗜睡纳呆,下肢浮肿,舌红苔白腻而脉滑沉细者,辨证为脾肾阳虚,湿浊内阻型(Ⅱ型)。 1.3 检测方法 于清晨空腹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以下观察指标:(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用RIA法测定。(2)尿蛋白(ALb),采用免疫沉淀剂(DP-R试剂)分离法测定。(3)尿免疫球蛋白IgG,采用一步温育双抗加PEG法测定。(4)尿分泌型SIgA,采用二抗加PE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 讨论 3.1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常发展至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因中医辨证缺乏客观指标作依据,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一定困难,因而有必要寻找一些客观指标以指导临床对DN进行辨证论治。放射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意义较大的特点,而应用该法进行血、尿β2-MG、尿ALb、尿IgG、尿SIgA的测定,对判断肾功能及其损害程度有重要意义,其中。尿β2-MG可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研究已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ALb升高与肾小球损伤有关;尿IgG升高则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及大小屏障受损有关。本研究发现,两型糖尿病患者除尿IgA外,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尤以脾肾阳虚,湿浊内阻型升高明显,且与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且者肾功能损害较前者为重,故血、尿β2-MG、尿ALb、尿IgG可作为对DN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3.2 本试验观察还发现,两组患者尿分泌型IgA均在正常范围内,与文献的报道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习编辑:戴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