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面肌痉挛治疗的现代研究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一、针灸治疗研究   刘佩云采用齐刺、浮刺、直针刺三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取患侧鱼腰、攒竹、瞳子髂、承泣、四白、迎香、地仓、颊车、合谷穴。取30号毫针l~1.5寸等长三根针,并在一起,同时迅速垂直刺人同一穴位,入刺1分深。进针后不提插,不捻转;每次留针4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后休息1天。治疗33 例,痊愈14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   潘红玲采用皮内埋针治疗面肌痉挛,在“触发点”(多在下眼睑附近及鼻翼侧旁)进行常规消毒,将消毒过的揿针一支埋人该点,以不痛、无不适感为宜,然后以胶布覆盖,3天后(冬天可埋针时间稍长至5天)去掉揿针。5次为一疗程。治疗50例,痊愈26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李元聪等治疗面肌痉挛,对于眶上部、额肌痉挛,阳白透丝竹空或阳白透印堂;眶下部肌肉痉挛,四白透迎香或四白透颧髂;口角及面颊部肌肉痉挛,地仓透颊车。中等强度刺激或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时间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再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同时取耳部穴位,选神门、‘肾、胆、肝、脑、心、面颊、眼、口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左右耳交替,两日换贴一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86例,痊愈33僦,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95.4%。认为风病多犯阳经,故选用阳经腧穴为主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   二、中药内治研究   李梅金认为本病多血虚络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常兼络脉瘀阻,治以养血通络,熄风止痉,方用愈痉汤,药用:熟地黄30g,当归15g,白芍30g,蝉蜕 10g,全蝎3g,蜈蚣3g,牡蛎30g,炙甘草15g。治疗32例面肌痉挛,痊愈1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其中熟地黄、当归、白芍、甘草养血活血,柔肝缓急,全蝎、蜈蚣、蝉蜕、牡蛎通络熄风止痉,全方标本兼治,故获满意疗效。 (实习编辑:陈俊琦)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