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诊断颌面部造釉细胞瘤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上皮来源肿瘤,约占该类肿瘤的80%。造釉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其组织来源包括造釉器或牙板上皮、牙源性囊肿的上皮衬里、口腔黏膜上皮基底层。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   诊断   1.颌骨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致面部畸形,往往无特殊自觉症状。   2.咬合关系错乱,牙移位元松动或脱落,偶有病理性骨折。   3.颌骨膨隆,表面结节状,凹凸不平,有时伴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4.X线摄片示颌骨膨隆,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此影像边缘不光滑,有半月状切迹,分房大小悬殊,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显的“根尖浸润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质呈不规则的破坏与吸收,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样吸收。   5.如有迅速长大同时伴疼痛溃疡等症状,X线表现骨间隔破坏消失,呈斑点状影时,应疑有恶性变。   6.穿刺囊液常为褐色,有时可有胆固醇结晶,但无角化上皮。   7.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实习编辑:张婷)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