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哮喘

找准原因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近日,随着气温骤降,不少哮喘病号开始感到不安。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飞速增高的发病率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容忽视。   12月11日将是第八个“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的主题为“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呼吸内科的专家告诉大家,虽然理论上来说哮喘不能根治,但如果坚持接受正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被长期控制的。   主编推荐:39呼吸科“哮喘”热文   ■ 正确认识   了解我才好控制我   1.什么是哮喘   对于哮喘的理解,很多人还仅仅停留在“就是一种呼吸道疾病”的层面上,觉得无非是呼吸急促、咳嗽痰多而已,而且短时间内就会缓解。然而,事实上哮喘病一旦急性发作可能致死,因此患者要小心预防。   哮喘是一种支气管慢性发炎及过度反应的疾病。“这种发炎反应就和皮肤表面的伤口发炎一样,会有肿胀、泛红和黏液分泌的现象,而哮喘病患的气管,就是长期处于这种发炎的状态。”   当敏感又发炎的气管遇到刺激,就像结痂未痊愈的伤口又被割伤一样,身体会自动分泌更多的黏液来保护伤口,再加上支气管壁的肌肉收缩,就会导致呼吸道阻塞得更严重,造成咳嗽、喘鸣、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就是所谓的哮喘发作。   2.发病的原因   严格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医学专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哮喘致病原因。“目前所知道的家族过敏史即遗传,是其中一项可以确定的致病因素。”医生说。   除此之外,哮喘病发作不受季节限制,感冒、气管炎、花粉、烟雾、化学气体、运动、药物以及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哮喘的因素。   哮喘的发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从间歇性发作到偶然诱发哮喘,医生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判断患者究竟是由于何种原因患病。“因此,一旦发现哮喘类症状,我的建议是不问原因立刻就医。”医生说。   ■ 对症下药   找准原因,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中医自古有“名医不治喘”的说法。   从西医的角度看来,这种说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哮喘不能根治,二是哮喘导致的喘息和呼吸困难症状不好控制。“不过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哮喘的治疗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满意控制,以至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锻炼,甚至也不影响预期寿命。”   医生说,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哮喘患者因为治疗不规范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出现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这就是常说的“难治性哮喘”。   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难治性哮喘通常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过敏病史:在持续接触过敏原时会有不良反应,如:室内尘螨、宠物等。   治疗方法:向医生明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过敏原检查,明确医生的诊断。   合并症:不少哮喘患者同时患有鼻炎、鼻窦炎、胃食道反流等疾病,这些合并症可加重哮喘症状,导致难治性哮喘。   治疗方法:进行多科治疗,如呼吸内科与耳鼻喉科专家联合治疗,哮喘患者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药物抵抗性:有的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抵抗性,无论是吸入还是口服激素,都不能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激素抵抗的发生机理还不清楚,医生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评估,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特殊治疗。   ■ 健康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   控制哮喘不发作,还需要患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做到避免诱发因素、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两位专家从“衣食住动”四方面概括了哮喘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衣:冬天,哮喘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以及冷空气刺激诱发哮喘。   食:首先要忌吃疑为过敏原的食物。如有些人一吃螃蟹一饮牛奶就气喘,对螃蟹或牛奶就要忌口。此外,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俗称“发物”),以及性味过分寒凉或刺激性过强的食品,如竹笋、苦瓜、西瓜、绿豆芽等也应少吃。不吸烟,少饮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通畅。   住:有哮喘患者的家庭,要注意尽量保持室内温暖、干燥,室内陈设力求简单、洁净,注意通风透光,被褥要勤洗勤晒,减少尘螨及霉菌滋生。   行: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请不要到花园及植物园;严重花粉过敏者,可考虑异地预防。而且一天当中,午间及午后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时间,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出行时,要注意天气情况,刮大风时要减少外出,免遭尘土及冷空气的刺激。   点击进入39呼吸科“哮喘”专栏:这里有防治“哮喘”的更多小秘诀哦! (实习编辑:付付) 如何区分小儿肺炎和感冒 秋冬多笑笑 肺病少侵扰 测试:你懂小儿感冒吗? 寒冷天 谨防慢性支气管炎 体弱者注意:冬季首防肺炎! 十妙招预防冬季感冒 警惕!吃火锅易诱发哮喘 注意!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危险 慢性咽炎背后隐藏的秘密 危险!误将肺炎作感冒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