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患者教育   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了解过敏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过敏原检测诊断,明确过敏原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避免接触。      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过敏原就可以避免过敏的发生,这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办法,但不是对所有的过敏病人都有用。有的人是一种过敏原过敏,有的人的过敏原可能有几种;有的过敏原是可以避开的,但有的过敏原是很难避开的;而且很多过敏原还是未知的,所以,远离过敏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用。   脱敏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 (对因治疗)   使患者从小剂量开始接触过敏原,剂量逐渐增加达维持剂量,继续使用足够疗程,使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过敏症状明显减轻或者不再发生。   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对因治疗,是唯一可以阻断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方法。它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者完全消失,疗效可以持续多年甚至终身,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预防变应性鼻炎转化为哮喘,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但有一个起效周期,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需要用对症药物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是一种对症治疗,可以较快的控制临床症状,但因为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疾病会逐渐加重。常用药物有以下两种:   1)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敏克、开瑞坦等等。组胺是过敏介质中主要的一种,清除组胺,使组胺不作用于机体组织确实可起到快速抗过敏的效果。但是过敏介质中除了组胺还有白三烯、5-羟色胺、激汰等过敏介质,抗组胺药物只抗组胺,不抗其它过敏介质,所以对组胺引起的过敏有用,对其它过敏介质引起的过敏作用不大。   抗组胺药物暂时解决了过敏症状,但是过敏发生的基础没有改变,免疫能力仍旧低下,大量自由基的氧化破坏作用仍旧存在,在过敏原刺激下,过敏介质仍在不断释放,所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即使一时好了,还会反复发作。   抗组胺药物都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使人嗜睡、疲倦、脑力迟钝。      2)激素类药物,对过敏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副作用太大,不能常用,因此,只能在病情严重时暂时控制一下病情。常用激素会严重损伤肝脏、肾脏等内部器官,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为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目标的不同,两者在治疗过程中起的是相辅相承的作用, WHO建议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应该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对因治疗的理性化综合方案。特性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责任编辑:岳代坤)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